小米金融岳凯:供应链金融中保证交易真实性的3点经验

万联网 , 万联网 , 2019-12-23 , 浏览:4716

近期,接连几次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暴露,令市场对供应链金融的风控问题格外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贸易背景真实性和资产状况的不透明,特别是在社会整体的规则和信用信息体系尚未建立的时候,一些企业为了博取资本收益,通过虚构交易或资产的形式套取资金。

 

看来,目前所谓的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着若干主要的欺诈现象,即交易前的虚构贸易、“一女多嫁”、自保自融、交易后的重复虚假仓单、三套行为(套利套汇套税)以及“移花接木”等。所有这些欺诈现象的背后,都存在着贷方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实现真实交易背景的多方校核。一方面,金融机构大量涌入供应链金融,忽略了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即供应链业务的把握以及交易真实性的校核问题;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没有能够建立起有效的供应链金融风险体系,而是援用传统的风控管理。

 

那么,在供应链金融中,究竟应该如何保证交易的真实性?

 

小米金融供应链金融负责人岳凯讲述了三点经验。

 

第一,小米金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范围目前只集中在智能硬件行业,这样能够较好地保证小米金融对其业务足够了解,从而降低放款风险。

 

举例而言,如果有一家新成立的企业自称其电机技术可超越某行业国际龙头企业,在电机转速相同的情况下,噪音比该国际龙头企业小20%。这样一家企业如果仅仅拿着自己的专利技术却没有漂亮的财务报表就去银行或金融机构借款,成功率相对会比较低。

 

小米集团具有在智能制造行业的产业优势,深刻了解电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壁垒。小米金融借助集团优势,加上在智能制造行业中拥有大量合作伙伴的优势,会深度追踪并验证该企业的上游供货商、下游采购方的真实性,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第二,核心企业应收账款确权。

 

举例而言,如果小米手机的指纹膜组供应商是A企业,而B企业给A企业提供玻璃。如果B企业向小米金融提出借款需求,就需要A企业作为核心企业给出B企业应收账款的确权。同理,如果是小米的上游供应商需要借款,那么小米作为核心企业需要给予确权。

 

第三,利用大数据交叉验真。

 

通过此前的供应链金融风险事件可见,即便拿到确权也有出现伪造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利用大数据系统交叉验真。目前在中国智能硬件的供货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都会与小米有直接或间接的供货关系,这有助于保证小米金融通过大数据实现交叉验真的可行性。

 

举例来说,在上述案例中,B企业给出的借款理由是在核心企业A企业处有一笔应收账款,该笔应收账款为A企业向B企业采购玻璃形成。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供货发票的真实性以及数额的准确性。其次,要向核心企业A企业确认,采购这笔货品制造成手机指纹膜组后,再通过供给小米的数量去校验确权的真实性。

 

岳凯还认为,目前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另一个痛点在于信息的透明度有待提升。未来如果能将巨头的供应链信息利用区块链加密技术等金融科技手段进行链接,形成互信机制,或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具体来说,该平台可利用区块链加密技术,向需要了解信息的金融机构有限制地提供信息,例如可以了解供货关系是否真实,但并不透露应收账款信息等。这相当于一个建立产业信息平台,不过,该对接平台的建立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

 

而事实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目前已经在着力推动区块链加密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计划进一步加强对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与标准化需求的研究攻关,以全面风险管理、区块链应用安全性、系统互操作性为切入点加快标准研制工作,同时依托检测、认证、评估等手段促进标准贯彻实施,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区块链在其他重点金融场景的应用实践和标准化建设。

 

此前,《指导意见》的出台,也明确了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须坚持四个原则。其中提到,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将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嵌入交易环节。

 

不过,宋华认为,对接平台是非常好的防范风险,保证数据透明的手段,但是一方面在交易规则和数据标准没有规范之前,对接难度较大,特别是这些数据是交易性数据,而非财务数据。另一方面,在今天大企业普遍不确权,行业准则没有建立的前提下,很难保证数据的完整、及时和有效。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双管齐下,一是建立规则规范,没有商业文明的建设,所有的创新都有限,二是需要通过融合性的金融科技赋能保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存货质押融资产品的操作流程与7大风险要点
下一篇:文健君:结构是做好供应链金融的关键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