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清偿6000多亿账款,供应链金融能否助力政府与国企清偿账款
据统计,2019年共有超过6000亿元的政府和国企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被清偿,同时,国务院还要求到2020年底前,政府及国企对无分歧欠款做到应清尽清。
近9000亿账款一年清欠75%,政府执行力值得点赞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清理政府和国企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要求坚决有力一抓到底。
会议指出,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是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关系市场经济秩序、营商环境优化和市场预期。同时,拖欠账款在相当程度上也影响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发放,既要加大春节前的集中清欠力度,也要建立防止拖欠的长效机制。
除此之外,会议还明确要求,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要出台实施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相关法规,对政府投资项目,没有明确资金来源的一律不得审批。
对此,某业内专家表示,本次会议部署既有一抓到底的明确要求,也有针对复杂问题的具体措施,还提出了出台相关法规等长效机制,这对于支持相对弱势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解决以往单靠自身力量难以收回的欠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一年来,全国共梳理出政府和国企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逾期欠款8900多亿元,截至2019年底约75%已得到清偿(约6600亿元),超过原定当年清偿一半以上的目标。
常务会议还提出,必须进一步压实责任,一抓到底,确保2020年底前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存在分歧的也要通过调解、协商、司法等途径加快解决,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
会议还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剩余的无分歧欠款分类、逐项制定清偿计划,新发现的瞒报、漏报等欠款纳入台账一并办理,对欠款额度较大的拖欠主体要挂牌督办。省级政府对本地区清欠工作负总责,对无法完成清欠任务的市县要统筹制定解决方案。大型国有企业要对下辖企业统筹采取措施,确保完成清欠任务。
行政手段清账治标不治本,法制化金融化或成化解王道
事实上,政府或国企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之事并非难以解决,也并不一定非得靠行政手段强制清欠,此类情况其实完全可以运用市场化金融化手段解决。
正如某知名教授所言,政府或国企只要同意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进行确权,即可通过金融手段轻松化解被拖欠企业资金压力。
众所周知,供应链金融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迅猛。特别是应收账款融资这一块,更是规模暴增。但由于众多大型企业或国企长期不配合、不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利用彼此账款融资,导致很多场外金融和暗保理长期大行其道,这也直接推高企业融资成本,造成融资贵的局面长期存在。
然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面临场外金融融资贵之时,还面临着正规金融(特别是银行)融资难的痛点。对于银行而言,由于这类企业资信不足,出现贷款难也是正常现象。
但政府或国企针对这类企业拖欠的账款,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眼中算是“上等质押品”了。换句话说,只要政府或国企能依法对所欠账款进行确权(债务确认),那“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必然得到充分释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可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有个别地方政府或国企多少有点抗拒“应收账款确权”之事,至于为何会抗拒,个中缘由或许有些复杂。但如果中央制定相关政策,或修改物权法有关规定,可能就不会出现上述近九千亿账款拖欠问题。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解决相关账款拖欠,还可以促进供应链金融在金融体系中的高效运用,完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只可惜在现有政策法律下,此等好事必定多磨。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近9000亿账款一年清欠75%,政府执行力值得点赞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清理政府和国企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要求坚决有力一抓到底。
会议指出,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是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关系市场经济秩序、营商环境优化和市场预期。同时,拖欠账款在相当程度上也影响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发放,既要加大春节前的集中清欠力度,也要建立防止拖欠的长效机制。
除此之外,会议还明确要求,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要出台实施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相关法规,对政府投资项目,没有明确资金来源的一律不得审批。
对此,某业内专家表示,本次会议部署既有一抓到底的明确要求,也有针对复杂问题的具体措施,还提出了出台相关法规等长效机制,这对于支持相对弱势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解决以往单靠自身力量难以收回的欠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一年来,全国共梳理出政府和国企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逾期欠款8900多亿元,截至2019年底约75%已得到清偿(约6600亿元),超过原定当年清偿一半以上的目标。
常务会议还提出,必须进一步压实责任,一抓到底,确保2020年底前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存在分歧的也要通过调解、协商、司法等途径加快解决,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
会议还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剩余的无分歧欠款分类、逐项制定清偿计划,新发现的瞒报、漏报等欠款纳入台账一并办理,对欠款额度较大的拖欠主体要挂牌督办。省级政府对本地区清欠工作负总责,对无法完成清欠任务的市县要统筹制定解决方案。大型国有企业要对下辖企业统筹采取措施,确保完成清欠任务。
行政手段清账治标不治本,法制化金融化或成化解王道
事实上,政府或国企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之事并非难以解决,也并不一定非得靠行政手段强制清欠,此类情况其实完全可以运用市场化金融化手段解决。
正如某知名教授所言,政府或国企只要同意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进行确权,即可通过金融手段轻松化解被拖欠企业资金压力。
众所周知,供应链金融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迅猛。特别是应收账款融资这一块,更是规模暴增。但由于众多大型企业或国企长期不配合、不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利用彼此账款融资,导致很多场外金融和暗保理长期大行其道,这也直接推高企业融资成本,造成融资贵的局面长期存在。
然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面临场外金融融资贵之时,还面临着正规金融(特别是银行)融资难的痛点。对于银行而言,由于这类企业资信不足,出现贷款难也是正常现象。
但政府或国企针对这类企业拖欠的账款,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眼中算是“上等质押品”了。换句话说,只要政府或国企能依法对所欠账款进行确权(债务确认),那“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必然得到充分释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可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有个别地方政府或国企多少有点抗拒“应收账款确权”之事,至于为何会抗拒,个中缘由或许有些复杂。但如果中央制定相关政策,或修改物权法有关规定,可能就不会出现上述近九千亿账款拖欠问题。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解决相关账款拖欠,还可以促进供应链金融在金融体系中的高效运用,完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只可惜在现有政策法律下,此等好事必定多磨。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