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社融增速降至10%下方!2023年全力拼经济,供应链金融将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布2022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其中,数据显示,12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40万亿元,前值1.21万亿元,预期1.24万亿元;社融新增1.31万亿元,前值1.99万亿元,预期1.61万亿元,存量同比增速9.6%,前值10.0%;M2增速11.8%,前值12.4%,预期12.0%;M1增速3.7%,前值4.6%,预期4.4%。
浙商证券分析表示,12月社融增速降至10%下方,预计受2023年春节错月影响,1月社融增速或继续下行,全年走势将是震荡上行的,维持全年社融增速10.3%的判断。当前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在稳增长保就业、金融稳定、汇率及国际收支间高频切换,政策基调在稳健略宽松及稳健中性间灵活切换的判断,预计年初央行可能采取定向降准,也存在进一步降低5年LPR概率,幅度为10BP。
12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4万亿元(上年同期1.13万亿,同比多增2700亿元),12月信贷增速升0.1个百分点至11.1%。12月,银行存在明显的“冲票据”表现(1个月期限票据利率持续位于0%附近低位),这使得市场预期普遍悲观,但28日起,即月末的三个工作日,银行出现抛售票据调整信贷额度的情况,意味着月末一般贷款投放有所增加,信贷表现转好。虽然12月为季节性信贷小月(银行倾向于为次年1月储备开门红),经济基本面也受疫情冲击存在较大回落压力,但宽信用政策仍然积极,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强劲。
针对市场核心关注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多增超预期的原因,基建、制造业、地产等领域贷款放量的叠加共振。一般而言,12月银行为次年开门红储备的优质项目(主要为中长期投放)是较为充足的,这使得最后几日的集中放款具有可行性,方向上,其一为基建,根据央行公众号文章2023年1月5日披露,相关银行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已超过4.3万亿元,我们认为2022年基建领域由于信贷供、需均较为旺盛,实现了供需匹配、持续放量,是核心信用载体;对于制造业,政策持续鼓励银行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及设备更新是几个侧重点,实体也有较强的信贷需求;对于房地产,2022年末地产金融政策转向,“要求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基调下,地产开发贷、保交楼贷款也为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增量。
另外,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上年同期2.36万亿,同比少增1.05万亿),增量显著低于市场预期,政府和企业债券收缩是主要拖累因素。12月社融增速降0.4个百分点至9.6%,社融增速降至10%下方。企业端,一方面,流动性因素导致的债市波动,仍在拖累企业债券融资;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持续发力,叠加政策加码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景气。居民端,疫情扩散压抑消费和购房意愿低迷,依然是拖累居民部门融资需求的主因。信用扩张强度和持续性的确认,仍有待于房地产链条融资和疫情的进一步企稳。
结构上,同比少增主要来自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外币贷款及股票融资:1、12月政府债券增加2781亿元,同比大幅少增8893亿元,2022年新增的5000亿专项债发行额度部分缓解了其与2021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错位的影响,但难改同比少增;2、12月企业债券融资减少2709亿元,同比大幅少增4876亿元,其一反映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或风险情绪的低迷,其二受信用债收益率大幅走高的影响,其三也受平台公司表内信贷支持增多、债务融资需求减少影响;3、外币贷款减少1665亿元,同比多减1016亿元,该项数据近几个月回落与进口数据回落一致;4、股票融资增加1485亿元,环比明显走强,与市场行情基本一致,但由于2021年同期因北交所开启带动的较高基数,2022年同比少增590亿元。
同比多增项目有:1、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同比多增4004亿元,较人民币贷款口径贷款略高主因非银贷款及境外贷款的扰动;2、12月信托贷款减少764亿元,同比大幅少减3789亿元,或与地产金融政策相关,“十六条”明确规定“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近期金融机构积极落实,2021及2022年12月信托贷款到期量均为全年最高,但预计2022年通过合理展期,使得该数据同比多增。3、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552亿元,经济仍疲弱叠加贴现量相对较大使得表外票据规模减少,但上年同期基数较低,使得数据同比多增867亿元。4、委托贷款减少102亿元,同比少减314亿元,基本稳定,基础设施基金投放完毕后,四季度该数据增量自然回落,公积金贷款计入委托贷款,预计后续数据表现稳健。
展望2023年,随着国内疫情达峰后趋稳,居民消费和购房意愿有望逐渐企稳。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稳增长的诉求明显增强,金融政策有望继续加码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基建和制造业配套贷款也将维持高位,社融增速有望达到10.2%,节奏上前低后高。综合考虑宏观杠杆率对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的限制,非金融企业、居民和政府部门的新增融资情况,以及货币、财政政策的发力节奏。预计2023年社融增量约35.08万亿元,存量增速约10.2%;节奏上,企业和居民融资节奏后置,政府部门融资节奏继续前置,社融增速前低后高。
一季度来看,疫情达峰冲击下,1月信贷开门红可能弱于往年,同时,这也将减少对储备项目的消耗,增强3月季末信贷冲量的高度,一季度总体新增社融有望显著同比多增,助推社融增速企稳。
另外,有专家表示,在内需仍偏弱和外需加快回落下,逆周期政策需进一步加力显效,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继续推动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信用修复扩张,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供应链金融作为服务实体企业的优良载体,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融资等方式为缺乏流动资金且融资存在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帮助实体企业全面释放产能,推动当地支柱、中小企业产销两旺,从而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促进有生产能力、有市场、有利润空间的“三有企业”的发展,提升整个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带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万联网整理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