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供应链金融发展有哪几个阶段?如何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防范融资性贸易风险?
现代供应链金融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为发展供应链金融,河南去年重磅出台了《“十四五”现代供应链发展规划》文件,通过搭建省级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鼓励银行设立专营机构等措施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河南省产融合作试点城市—郑州,如何有效利用“供应链金融”抓手,助力河南省推动地方国/民企产业数字化转型?如何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防范融资性贸易风险?
近日,万联网联合多家单位于齐聚郑州举办了线下沙龙,针对国企供应链创新、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融资性贸易风险防范等话题展开专场交流探讨。此次活动由万联网主办,合作伙伴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大力支持,来自地方国企及供应链公司、城投、科技公司等70+高净值企业高管精英应约而来,共谋发展,预见未来。
作为此次沙龙的主办方,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做了开幕致辞。蔡宇江表示,万联网一直关注在供应链创新以及供应链金融服务这个领域,我们也注意到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地方国企、城投出于做大的目的纷纷成立供应链公司。这些供应链公司在诞生之初,其主要目的也是想解决母公司的融资相关问题,这是很多国企供应链公司做这个事情最原始的动机。长远来讲,单点项目型供应链业务这条路可能难以为继。实际上从合规的角度来看,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供应链交付能力支撑,他们也面临现在国资委关于融资性贸易的审计方面的要求,不但会有融资性贸易的合规嫌疑,也蕴含巨大的风险。融资性贸易俨然已经成为国资供应链公司头顶上的“紧箍咒”,而且越来越紧。同时从风险的角度来讲,单点项目型供应链业务本身风险也是很大的,比如上海电气风险事件涉案将近上千亿的窟窿是非常触目惊心。
在实际走访中,我们发现供应链公司也希望从节点型供应链业务往链条的上下游来做延伸,同时也希望能够引入外部的资金方从自融往助融方向来发展。尤其是有的国企本身属于金控背景,缺乏产业基础但又希望为当地产业服务。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来切入?如何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构建产融生态圈如何规避融资性贸易,做好合规风险的把控?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哪些路径选择?这些问题都是国企做供应链面临的一些挑战。所以,万联网在今年春节以后就策划了国企供应链创新中国行的系列活动,第一站是在济南,第二站是西安,我们第三站来到了郑州。蔡宇江表示,作为国内专注在供应链金融信息链接和知识赋能的专业机构,在供应链金融这条“难而正确的路上”,万联网将会一如既往地继续为各方提供业务链接和知识赋能服务,为河南省及郑州发展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营造的良好氛围,共建、共生、共赢为大家搭建一个分享智慧供应链业务交流的一个平台。
接着,万联供应链金融学院院长王青竹围绕“2023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展望”做了精彩分享,从监管、票据、仓单、核心企业、数据与科技、基础设施、供应链平台等多视角论述了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并阐述了供应链平台发展演进路径。
王青竹称,作为2022年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之一,郑州的营商环境对供应链创新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非常友好,供应链创新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土壤肥沃。展望2023年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监管与创新同行,法律法规护航,保企业行稳致远。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近几年供应链金融发展迅猛,以供金名义堆积出的泡沫风险也越来越突出,比如虚增收入、虚增利润(典型如融资性贸易),拉长账期、信用超发,收费质价不符非法集资等风险。票据业态方面,应收账款票据化持续推进,供应链票据的发展基础更加扎实;仓单业态方面,在协会、企业、政府各方努力下,多家仓单体系百花齐放,全国性的仓单体系有望逐步建立,实现全国统一未来可期;此外,数字化、发展需求和监管要求驱动越来越多核心企业重投入布局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的投入程度更高,模式也全面升级;数据与科技业态方面,数据信用日益被银行认可,行业配套不断完善,科技公司差异化发展。基础设施方面,地区政府积极作为,常见以“征信+融资平台”、“政企合作赋能产业集群”、“平台的平台”、“基金+投贷联动”、“票据平台”、“存货/仓单基础设施”六种模式搭建地区公共平台;供应链平台方面,产业互联网与供应链公司围绕供应链优化升级做深做透:产业互联网公司已经进入3.0模式,不断地往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售后服务、营销管理等高价值环节延展、深耕,主流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坚守主业做强做大、金融业务锦上添花。
在今天的新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平台模式产生了一种新的产业范式变革,供应链平台发展演进路径在资金端实现了自有资金融型向第三方资金助融型转变,在资产端则实现产业龙头供应链节点的线性供应链向产业集群的平台供应链发展。王青竹表示,想获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供应链企业必须从自融型转型助融型,引入外部多元化资金服务产业链,摆脱自融、高负债率的问题。
在活动现场,供应链金融科技专家、汇融数科创始人、总经理曾再兴以“金融科技助力国企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做了分享,并针对资产管理型国企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路径、实操案例展开详细介绍。
关于企业经营变化及产业经济发展趋势,曾再兴提到三个关键词:数字化&智能化、合规经营,生态化。数字化或者信息化不是一个新词,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含义,曾总认为可以分成企业数字化、企业数字化扩展、产业数字化、物流数字化、金融数字化这几个层级的生态互联;产业数字化的本质是提升效率,包括交易效率、交付效率和资?效率。通过数字化?具提升交易效率;通过供应链协同提升交付效率;通过资产数字化提升资?效率,然后再引? ?融机构实现资产与资?的融通。产业资产数字化以后,可以提升资金效率,实现资产和资金融通。怎么样从产业数字化到产业金融?总结来说的话就是:产业是根本,科技是工具,金融是杠杆。
曾总认为,国企因其国资背景性质,天?就具有产业?融中“核?企业”特征;如果把国企粗略分为资产管理型和产业型,资产管理型国企偏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产业端介?不深,管理较为粗放,在?前要求国企市场化运营的?背景下,通过产业?融切?产业成为最佳途径之?。供应链金融简单来说是供应链加金融,供应链是资产端,金融是资金端,其连接方式分三大类:资金机构驱动和金融科技型(缺乏对产业的了解和产业的资源,难以深入产业场景)、核心企业型(中立性不够,难以扩展到?业)、产业供应链平台型。基于这三种链接方式的特性,目前站在产业链视?上为更多?户提供综合服务的产业供应链平台已逐渐成为产业?融主战场,也成为越来越多资产管理型国企的转型选择,肩负着区域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任,也因此越来越多的资产管理型国企在搭建自己的产业金融平台,逐渐成为产业金融主导。
谈及产业?融的路径变化,曾总表示,产业金融1.0模式做法是银行、保理、供应链公司等从资金方视角,和产业方合作,寻找现成产业场景中可落地供应链金融的节点,实现产业金融,主导方是资金方。产业金融2.0模式的做法是供应链或者产业平台公司切入产业,提供数字化手段改造场景,形成产业数字化资产,再引入银行、保理和其他供应链公司等资金方;主导?是供应链公司或者产业平台公司,其中国资平台逐渐成为主力军。国企数字化转型既是政策和绩效考核的要求,同时也是合规性要求,更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资产管理型的这种国资企业来说的话,数字化转型要实现“资产驱动”到“数据驱动”转变:搭建产融平台,实现资产数字化,构建数字化企业。从实践来看,数字化转型包括整体规划、业务产品设计、风控设计、业务运营服务等阶段,同时曾总就某省商业投资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案例做了简要介绍。
短暂的茶歇和与会人员现场交流洽谈后,万联网供应链金融负责人林法顺围绕“不同阶段的国企供应链金融产品分析与资金管理模式”分享了国企供应链金融的四大发展阶段,同时针对不同阶段国企在搭建运营、行业选择层面给出了转型升级路径,并从产品设计层面分享如何提前规避融资性贸易风险等深度干货。
谈及国企做供应链金融,林法顺认为首先要认清自己的定位,看看自己目前属于什么阶段,在业务落地过程中有那些疑惑点和风险点,自身的发展定位在哪里(安全-规模-利润?安全-利润-规模?新资金引入?),以及在产品设计时要提前考虑规避融资性贸易。目前各类型国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以分成4个阶段:1.0阶段,短链条的节点项目型(传统的代采代销托盘模式,没有科技与管理系统);2.0阶段,轻产业链条型(较长链条的代采代销模式,自融型);3.0阶段,垂直产业链联营型(较长链条的代采联销模式,自融+助融型);4.0阶段,产业生态平台赋能型(超长链条产业科技平台运营模式,四流合一,助融型)。万联网现在做的事情当中,其中就包括帮助力国企从起步0-1.0、2.0阶段搭建与运营,帮助国企供应链金融发展,全面提供团队的搭建与运营、行业选择、陪跑运营落地,资金的对接引荐等服务,并以山东某国企案例做了相关介绍。
林法顺指,常见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类型包括资金空转、虚假贸易,资金非空转的多贷贸易、预付款不发货/代采,暗保理、正向保理、代销,网状的交叉贸易、多家国企上市公司担保回购模式,以及仓单重复融资等。此外,融资性贸易的常见模式托盘贸易、循环贸易、委托采购、空转走单等,参与程度和合同签署去界定。典型的融资性贸易交易模式不正常,违反商业逻辑,规避要从源头开始。最后,林法顺分享了有关国企供应链金融不同发展阶段的案例,通过万联网能提供的生态服务给大家分析了应该如何去选择契合自己公司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设计。
沙龙交流会的尾声,拥有10年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实战经验的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张春艳律师,从法律角度围绕供应链综合服务常见业务场景分享了“供应链金融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并就全额法、净额法、货物处置、增信担保、融资性贸易等常见问题进行了讲解,分享了风险应对及风险防范策略以及如何避免掉进融资性贸易的坑以及产融平台常见法律合规问题等干货内容。
针对供应链金融实践中国企最为关注的“名为贸易、实为借贷”的“融资性贸易”问题,张律师进行了详细分析。什么叫融资性贸易?张律师称,目前对融资性贸易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标准的、公认的概念。从国资委视角来看,融资性贸易的界定标准是:以贸易业务为名,实为出借资金、无商业实质的违规业务。其表现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主要特征有:一是虚构贸易背景,或人为增加交易环节;二是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均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或上下游之间存在特定利益关系;三是贸易标的由对方实质控制;四是直接提供资金或通过结算票据、办理保理、增信支持等方式变相提供资金。从司法实践角度来看,融资性贸易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几点:1、参与主体至少为三方以上,各方均同时兼具买方和卖方的角色;2、对同一批货物进行闭合性的循环贸易,实质上构成自买自卖;3、各方均没有实际的货物买卖意图,且实际履行中不注重货物的交付、验收等环节,更注重货款的支付和流转;4、至少有两方对“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事实明知或者应当知道;5、同一批货物支付的价款之间存在差额,即出借企业收取的固定利息、以及固定费用,最终造成融资方及其关联公司构成“高买低卖”,违背正常的商业交易逻辑;6、仅有资金在交易各方之间的实际流转,货物至始至终在一方的控制之下,甚至从始至终都没有真实的货物存在。张律师表示,供应链业务与融资性贸易的区别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真实的贸易背景,另一个是整合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实际业务中,如果货物有真正的流转交付的话,融资性贸易的风险是可以规避的。
最后,在沙龙现场的互动环节,演讲嘉宾和一些参会企业高管代表也就一些遇到的问题以及相互可能存在的合作等进行了交流。至此,由万联网举办的“国企供应链创新之中国行-郑州站”正式落下帷幕,虽时间不长,但小而精美,分享嘉宾内容精彩有料,现场80+企业高管嘉宾高效链接互动,全程掌声不断。
本次沙龙主要聚焦国企供应链创新,现场嘉宾分别从生态、科技、阶段产品、法律论道国企供应链创新发展等热点话题展开的精彩演讲和热烈讨论,助力河南省有效利用“供应链金融”推动国企、民企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国企防范融资性贸易在内的法律风险,促进产融互联互通,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参会来宾通过现场交流对接业务、资源,挖掘新的商机。万联网作为主办方为大家提供了一次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搭建起拓展视野、共享经验、激发活力、创新共进的成长平台,也为促进郑州乃至河南省整个供应链金融发展助力。接下来,在成都、武汉、南昌、贵阳、宁波、厦门、合肥、石家庄等地也将举办国企供应链创新之中国行沙龙活动!前路熠熠生辉,万联网将继续乘风破浪,为行业企业带来更多更优质的行业盛会和活动,敬请期待~
来源:万联网 文/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