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迎重磅利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跨境电商供应链降本增效,9部门发布15条举措

万联网 , 供应链金融智库 , 2024-06-15 , 浏览:1722

外贸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当下跨境电商正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引擎。随着诸多利好政策的相继推出,跨境电商行业将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共识。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为拓展跨境电商出口,优化海外仓布局,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优化监管与服务、积极开展标准规则建设与国际合作等五方面共15条意见。

其中,在推动跨境电商供应链降本增效方面,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头部跨境电商企业加强信息共享,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企业相关信息,依法依规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更好赋能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跨境电商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

此前5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会议指出,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规模稳定,有利于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要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经营主体,鼓励地方立足特色优势支持传统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跨境电商已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新动能。我国跨境电商贸易持续稳定增长,今年一季度,跨境电商占出口比重达7.8%,拉动出口增长超1个百分点。根据各地初步统计,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超1000个,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其中专注于服务跨境电商的海外仓超1800个、面积超2200万平方米。

我国跨境电商主体活跃,服务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仍面临主体能力有待提升、融资渠道亟待拓宽、监管服务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针对行业企业诉求形成了意见。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跨境电商与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协同联动,减少中间环节、直达消费者,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规模稳定,有利于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

下一步,商务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办好广交会、数贸会等重点展会,支持按市场化原则提升现有地方性跨境电商展会办展水平,推动进一步优化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多展示对接平台。

后疫情时代海外格局新变化,为跨境电商出海留出差异化空间。对此,民生证券认为,政策鼓励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此次《意见》发布,后续对企业是否有实质性利好仍要看配套措施出台,或有望体现在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但在方向上可以明晰对海外仓、跨境电商发展的支持与鼓励。

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经营主体

在大力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发展方面,指导地方依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优势产业集群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培育“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模式发展标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聚焦本地产业,建设产业带展示选品中心,与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合作,设立产业带“线上专区”。

实际上,“跨境电商+产业带”是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的关键,当前各地积极打造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以外贸重镇义乌为例,近日,阿里国际站联合义乌跨境电商协会发布的“义乌出海产业带地图”,2024年4月以来,国际站上义乌的新商家数量同比增长77.5%,当地各个商家聚集的乡镇、街道大部分已经成了“国际站小镇”“国际站小区”。

提升服务跨境电商企业能力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本地贸易规模大、带动效应好的跨境电商企业“一企一策”提升“一对一”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品牌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建设独立站、海外品牌运营中心,增强品牌培育能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在跨境电商企业“借展出海”方面,支持跨境电商平台、出口、支付、物流、海外仓等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重点展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展,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多展示对接平台。

在加强跨境电商行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鼓励方面,有条件的地方出台跨境电商行业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将相关领域人才纳入人才需求目录和高层次人才目录,结合实际配套出台支持举措。落实好现行相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高校通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方式开设“跨境电商+小语种”相关课程,为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提供人才支持。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畅通跨境电商企业融资渠道,《意见》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优化服务模式,为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鼓励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模式,为跨境电商国内采购提供保险保障。

对此,事实上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日前发布的《关于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扎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通知》中也有所部署,彼时《通知》明确要围绕跨境电商“产业带”“生态圈”,积极探索上下游链式承保,推动供应商、支付平台、仓储物流、海外仓、海外分拨中心等多主体风险保障全覆盖。

中国信保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支持外贸新业态出口48.1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其中,支持跨境电商出口36.9亿美元,同比增长45.3%。

在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服务方面,《意见》支持跨境电商企业按规定将出口货物在境外发生的营销、仓储、物流等费用与出口货款轧差结算。简化小微跨境电商企业外汇收支手续,进一步拓宽结算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按规定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

在推动跨境电商供应链降本增效方面,《意见》还提出推动头部跨境电商企业加强信息共享,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企业相关信息,依法依规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更好赋能上下游产业链发展。鼓励有实力的跨境电商企业在遵守国内外法律法规前提下,积极应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工具,提高数据分析、研发设计、营销服务、供需对接等效率。

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

《意见》还明确,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优化监管与服务、积极开展标准规则建设与国际合作。

在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方面,统筹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发展。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相关企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用好现有股权投资基金资源,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强对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支持。编制出台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退税操作指引,进一步指导企业用好现行政策。

此前,国铁集团数据显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截至5月25日,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突破9万列,发送货物超870万标箱、货值超3800亿美元;同时,覆盖范围逐步扩展。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

中欧班列开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在增强跨境电商物流保障能力方面,此次《意见》明确促进中欧班列沿线海外仓建设,积极发展“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模式。支持物流企业结合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特点,加强海运、空运、铁路、多式联运等运输保障能力建设。鼓励物流企业与东道国寄递企业开展合作,提升“最后一公里”履约能力。

助力跨境电商企业“走出去”

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包括希音、拼多多旗下的Temu和阿里巴巴的全球速卖通在内的公司主要将中国制造的产品“跨境”销往全球市场,这些公司都发展迅速。这为一些以前专注于国内消费的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增长路径。

在助力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走出去”方面,更新发布国别合作指南,加强对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走出去”指导和境外报到登记,引导合规有序经营,实现互利共赢。鼓励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入驻商贸物流型境外经贸合作区,用好合作区电信、网络、物流等配套设施与服务。支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强与各类境外经贸合作区、港口等合作,探索创新国内外产业协同联动的经验做法。

《意见》全文如下:

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跨境电商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积极运用新技术、适应新趋势、培育新动能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与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协同联动,能够减少中间环节、直达消费者,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规模稳定,有利于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为拓展跨境电商出口,优化海外仓布局,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经营主体

(一)大力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发展。指导地方依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优势产业集群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培育“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模式发展标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聚焦本地产业,建设产业带展示选品中心,与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合作,设立产业带“线上专区”。支持依法合规引入数字人等新技术,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带动更多优势产品出口。鼓励地方立足特色优势支持传统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的营销服务体系。

(二)提升服务跨境电商企业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本地贸易规模大、带动效应好的跨境电商企业“一企一策”提升“一对一”服务能力。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技术等企业可按规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持续推进品牌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建设独立站、海外品牌运营中心,增强品牌培育能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三)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借展出海”。支持跨境电商平台、出口、支付、物流、海外仓等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重点展会。支持按市场化原则提升现有地方性跨境电商展会办展水平,针对重点产品、重点市场举办海外专场推介、对接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展,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多展示对接平台。

(四)加强跨境电商行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地方性行业组织作用,加强跨境电商行业自律,引导有序竞争,提升维权能力。指导有条件、有意愿的主体研究申请建立全国性跨境电商行业组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跨境电商行业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将相关领域人才纳入人才需求目录和高层次人才目录,结合实际配套出台支持举措。落实好现行相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高校通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方式开设“跨境电商+小语种”相关课程,为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提供人才支持。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五)畅通跨境电商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优化服务模式,为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鼓励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模式,为跨境电商国内采购提供保险保障。

(六)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服务。支持跨境电商企业按规定将出口货物在境外发生的营销、仓储、物流等费用与出口货款轧差结算。简化小微跨境电商企业外汇收支手续,进一步拓宽结算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按规定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

(七)推动跨境电商供应链降本增效。推动头部跨境电商企业加强信息共享,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企业相关信息,依法依规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更好赋能上下游产业链发展。鼓励有实力的跨境电商企业在遵守国内外法律法规前提下,积极应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工具,提高数据分析、研发设计、营销服务、供需对接等效率。

三、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

(八)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统筹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发展。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相关企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用好现有股权投资基金资源,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强对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支持。编制出台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退税操作指引,进一步指导企业用好现行政策。

(九)增强跨境电商物流保障能力。促进中欧班列沿线海外仓建设,积极发展“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模式。支持物流企业结合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特点,加强海运、空运、铁路、多式联运等运输保障能力建设。鼓励物流企业与东道国寄递企业开展合作,提升“最后一公里”履约能力。

(十)助力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走出去”。更新发布国别合作指南,加强对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走出去”指导和境外报到登记,引导合规有序经营,实现互利共赢。鼓励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入驻商贸物流型境外经贸合作区,用好合作区电信、网络、物流等配套设施与服务。支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强与各类境外经贸合作区、港口等合作,探索创新国内外产业协同联动的经验做法。

四、优化监管与服务

(十一)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探索推广跨境电商出口拼箱“先查验后装运”模式。加强海关跨境电商通关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并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提升企业通关便利化水平。研究扩大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

(十二)提升跨境数据管理和服务水平。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允许跨境电商、跨境支付等应用场景数据有序自由流动。鼓励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依法依规利用数据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增强生产企业柔性化供应能力。

五、积极开展标准规则建设与国际合作

(十三)加快跨境电商领域标准建设。鼓励地方汇聚行业、企业、高校、智库等资源,积极参与跨境电商生产、营销、支付、物流、售后等各领域的标准建设。引导有条件的协会、企业等参与制定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动与跨境电商主要市场开展进出口产品标准对接。

(十四)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水平。修订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鼓励地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境外知识产权权益维护等培训力度,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跨境电商合规出海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海外法务、税务资源对接,指导企业妥善应对海外纠纷。引导企业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尊重风俗习惯。积极推动企业提升绿色化水平,推广可再生、可回收、可降解产品与技术。

(十五)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世贸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万国邮联等多边机制谈判和交流合作,深入参与电子单证、无纸贸易、电子交易等方面的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在自贸区谈判、双边经贸联(混)委会、贸易畅通工作组中推动加入跨境电商、物流快递、支付结算等议题。大力发展“丝路电商”,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关领域的经贸合作。鼓励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等深入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本意见提出的各项措施和要求,根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形成工作合力。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央地协同,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不断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以适当方式宣介跨境电商出口和海外仓建设成效,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持续发展。

政策来源:商务部网站

2024国际供应链

与跨境新生态论坛

2024.6.27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预告| 2024亚洲物流双年展将于6月25-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

万物互联大时代,如何链动全球商机?

伴随全球贸易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境电商作为新兴贸易形式,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中国跨境电商正在加速“布局全球”的脚步,不断助力中国产品通达全球。

6月25~27日,2024亚洲物流双年展期间,万联网将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联合参展及主办国际供应链与跨境新生态论坛,旨在立足全球视野,推动实现“跨境电商买卖全球,物流供应链服务世界”的美好愿景。

扫码报名,尊享VIP听会席位

长按识别观看海报免费报名

6月上海

期待相见

同期,W3展馆联合展位预定中!

预定展位

2024年6月25-27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负责人:冯先生

13590467631(同微信)

以下是展览展示方案: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北京6部门出台《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下一篇:三部门权威回应!《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53类违法行为汇总,自9月1日起施行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