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丨《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万联网 , 供应链金融智库 , 2024-12-01 , 浏览:172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在“稳链、补链和强链” 过程中,供应链金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供应链金融根植于产业供应链场景,以产融结合的方式横跨产业供应链与金融创新服务,已日益成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供应链金融发展路径上,充分结合场景至关重要,可通过“场景化”策略有效达成稳定产业链、弥补产业链短板、强化产业链优势的目标。 由胡淳一、金勇、赵媛及杨仁杰四位合著的《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一书 正式出版,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供应链金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规划与设计供应链金融时需要考虑的运行机制、推广及应用供应链金融可以产生的社会价值,以便为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思路。

01、新书简介

作者: 胡淳一、金勇博士、赵媛、杨仁杰

书名:《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ISBN号: 9787115650603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供应链金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规划与设计供应链金融时需要考虑的运行机制、推广及应用供应链金融可以产生的社会价值,以便为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思路。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全书共三篇。第一篇为环境与现象,全面介绍供应链金融基础知识;第二篇为模式与场景,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资金需求结构,以及银行的困难和问题。第三篇为业务风控与信息技术,对供应链金融的风控体系与相关科技发展等进行了分析。

本书适合企业高管、银行从业者、供应链金融研究者阅读,也可供对供应链金融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02、新书推介

万联网推介

产品化思维、平台化思维、场景化思维是三种截然不同的业务构建思维逻辑,场景为同类型业务所构建,平台为多方共同交互形成媒介,产品为支撑和保障业务的交付,三个不同的结构形成完整的生态。

缺乏场景的产品就像拿着水晶鞋去找灰姑娘,缺乏产品支撑的场景就像浮云落不了地,场景和产品没有融为一体相互依托,就像卡壳的汽车根本开不起来。

构建场景需要足够的跨界认知,真正理解各方之痛,真正明白各方之所需,真正领悟各方之所难,最终搭建多方共赢的场景,方能赢得合力,快速推进落地。

对于供应链金融,更是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更加需要理解各方、真正懂各方,从现状中懂、从发展中懂、从困惑中懂还要从其担忧中懂。

本书最大的亮点是能结合产品、风控和各利益相关方的现状、发展、困惑、担忧进行系统的阐述,让读者能够充分的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懂各方之切。供应链金融能否大面积落地推广是解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决流动性供给的关键,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场景和落地方案,供读者启发拓展落地的思路。

03、新书序言

《场景化供应链金融》

宋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这些年国家出台一系列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这其中供应链金融无疑是重要的方式或手段,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借助于产业供应链运营的质量和信用,为上下游企业融通资金,进而优化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资金流。特别是在当今整个经济社会在强调“稳链、补链和强链”的过程中,供应链金融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要确保供应链金融切实有效地服务于这些目标,必须深度融入和精准对接到各个“场景”之中,以场景为依托推动并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在商业实践中,“场景”这一概念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与实践意义,它往往描绘的是企业、产品或服务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交织、动态交互的具体情境。场景远非仅作为一种描述性工具存在,更是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和战术实施时的重要参照坐标,是连接产品价值、服务功能与市场需求深层契合的关键联结点。同样,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路径上,充分结合场景至关重要,旨在通过场景化策略来有效达成稳定产业链、弥补产业链短板、强化产业链优势的目标。具体来说,供应链金融所关注的三大关键场景——产业运营场景、科技创新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不仅构成了支撑供应链金融稳定运行的基础框架,同时也是驱动供应链金融持续创新与深刻变革的动力源泉。

一是产业运营场景维度。供应链金融以其深厚的产业根基和紧密的服务属性,与实体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能否深度融入并紧密结合产业链实际来创新和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成为了决定其持续健康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在探讨产业场景的融合过程中,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递进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了解产业,这一阶段要求金融机构及服务提供者全面洞察各行业特性,细致把握不同行业的运营规律、商业模式以及技术应用状况,从生产制造流程到物流配送体系,再到交易结算环节,形成对全产业链运作机制的立体认知。基于此,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才能精准对接企业的痛点和需求,而非简单粗暴地将通用型金融产品强行植入复杂多变的产业环境。第二层次是服务产业,这意味着供应链金融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产业表象的理解上,而是要依据产业特性和企业具体需求,量体裁衣般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解决方案。这种深度融合了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不仅能有效提升资金配置效率,还能帮助企业优化运营结构,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条的协同效应。尤为重要的是,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并非仅仅局限于提供融资借贷功能,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精细化的资金管理与流转优化,助力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改善现金流状况,确保它们能够持续稳健经营,进而维系整个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具体而言,在产业链供应链运作的各个环节中,诸如精细化账户管理、采购链融资、信用支持、订单融资、支付结算等一系列金融服务举措,既确保了各环节作业活动的资金保障,又通过灵活有效的资金融通策略,帮助企业稳固供应商关系和销售渠道,从而为产业整体稳定性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如何通过高效可行且被广泛接纳的金融手段服务于产业链各参与方,实现稳链、补链、强链的目标,正是供应链金融的根本追求所在。唯有如此,供应链金融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否则,若偏离这一初衷,它就可能沦为业界及社会舆论批评的对象。第三个层次是发展产业。供应链金融应当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持续迭代并不断提升服务层次,始终保持对产业动态和变革趋势的高度敏锐洞察。在主动适应与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供应链金融致力于实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紧密互动和协同进化。特别是在当前产业升级的大潮中,众多专精特新的企业亟需供应链金融的有力支撑以驱动其快速发展。为此,供应链金融不仅需要拓宽服务范围,更要在纵深层面深化服务内容。一方面,要求整合投资、信贷、保险等多元化的金融工具与产品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蓬勃成长;另一方面,则需构建政(府)、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技(术,尤其是金融科技力量)四方联动的合作机制,携手打造适宜科创型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良好生态系统。如此一来,可以确保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加契合其独特发展路径及需求的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同时,供应链金融还应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助力我国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布局。通过携手国际金融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提供全球化视野下的综合金融服务,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并提升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此外,借助创新的金融产品设计和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源源不断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是科技创新场景维度。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赋能,特别是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革新,供应链金融已从过去单一倚重核心企业或主体信用的模式逐步进化为依托网络平台和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新型信用体系,这使得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供应链金融升级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科技场景也有三个递进层次:第一层次是围绕风险管理的科技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由于涉及到多个经营主体、多个经营环节、多个经营要素、多个经营资产,因此,容易产生供应链信息不对称,而这就会阻碍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开展,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小企业难以从供应链金融中受惠的原因。为此,科技需要赋能供应链金融,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通过搭建高效、透明、安全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供应链交易信息实时共享、多方验证和智能化管理,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第二层次是围绕竞争力塑造的科技解决方案,科技手段不仅改善了传统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发放效率,还通过智能合约、物联网技术等工具实现了对供应链全链条资金流、物流及信息流的精准监控与预测,进而衍生出更契合产业需求、风险可控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就需要充分了解产业运营和管理的盲点,从感知层、数据层、计算层和流程层赋能产业供应链,帮助金融机构确立主体信用、数字信用和物的信用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同时也能够不断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更好、更丰富地对接优惠、便利的金融服务。这也就是为什么“两脚不淌泥的科技公司”根本不会真正融入供应链金融的原因。第三层次是针对产业生态的科技解决方案维度,这一层次着眼于探索并布局未来趋势,积极运用5G通信、边缘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手段,以期显著拓宽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范畴和效能提升。在这一演进过程中,科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与深化,有力推动供应链金融从单一的传统融资服务逐步转型为涵盖全产业链条协同合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从而构建起一个更为紧密且智能化的产融结合生态系统。实际上,在当前各企业、各行业纷纷构建自身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或平台的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信息孤岛”现象的挑战。因此,如何巧妙应用科技解决方案打破壁垒,实现不同平台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和深度关联,无疑是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命题。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链接各个分散的节点,将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融合、高效的全球供应链金融网络。

三是制度环境场景维度。在这一层面,制度环境对于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兼具规范与推动的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以明确的法规政策为框架,规定了供应链金融活动的行为边界和运作规则,确保其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稳健运行,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市场失序。另一方面,制度环境作为引导性的力量,通过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和预见,不断优化、创新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导向,为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和战略支持。这种指导作用不仅激发了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改革,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赋能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制度环境场景也有三个递进层次:第一层次是合规性制度环境。近年来,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内,国家层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详尽而严谨的法规政策以指导和规范行业实践。早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明确提出了一项战略性的指导意见,倡导在确保创新稳健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地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强调了在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寻求恰当平衡的重要性。在此宏观指引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针对性的政策文件。例如,国资委于2021年发布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进一步做深做实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的通知》,旨在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银保监会于2022年修订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从监管角度强化了对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的管理要求;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为市场参与者减轻负担,创造良好的营商条件;至2023年,国资委又颁布了《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贸易业务管理严禁各类虚假贸易的通知》,严防贸易领域的风险传导到供应链。这些政策文件共同构成了对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强大约束力,并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当前的运营实践中,各相关机构及企业必须充分理解和深刻把握政策精神,确保供应链金融活动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合理、高效地推进。第二个层次是规范性制度环境。为了保障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一套全面而细致的标准与规范体系不可或缺。这一框架涵盖了针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特性的具体操作规程,例如,在开展基于实物信用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时,需明确所需的基础设施配置标准,细化各参与方的责任分配和义务执行要求等;同时,也包括了行业层面广泛适用的标准和准则,诸如电子仓单、电子运单、电子提单的标准化应用,以及数字化仓库建设标准、海外仓储服务规范等一系列技术及运营标准。因此,积极地参与到规范性制度的制定与优化过程中,并致力于相关标准环境的建设和维护,是推动供应链金融持续、稳健发展的根本途径。这意味着参与者不仅要严格遵守现有规定,还需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共同促进供应链金融服务质量提升和风险防控能力强化。第三个层次是发展性制度环境,这一层面关乎供应链金融如何切实响应并有效对接国家战略部署以及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政策导向。例如,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供应链金融应深度参与强化“卡脖子”行业供应链韧性建设的战略任务,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和安全可控;在资源行业领域,则需关注保障其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借助金融工具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此外,针对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供应链金融更需积极探寻绿色金融解决方案,助力各产业实现节能减排、低碳转型的目标要求。因此,在这一维度上,供应链金融不仅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动态,更要主动嵌入到服务于国家战略实施和产业升级的具体实践之中,以期在满足政策要求的同时,驱动自身创新发展,促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显然,对上述三个维度的场景理解越深刻透彻,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便能更为深入、更具活力。换言之,深入洞察并有效应用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是供应链金融持续优化和进步的关键任务。正因如此,我们强调供应链金融应当秉持“先产业后金融”的核心理念,而非仅仅追求“先金融后产业”。这是因为,只有立足于产业链条的实际需求、紧跟科技创新的步伐,并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与监管要求的框架下运营,供应链金融才能真正发挥其连接实体产业与金融服务的桥梁作用,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深度融合,实现多方的共生共荣与可持续发展。

胡淳一、金勇、赵媛及杨仁杰四位合著的《场景供应链金融》一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它全面展现了供应链金融与产业特性深度融合所催生的新趋势、新策略和新方法。该著作并非止步于理论层面的探讨,而是深度汲取了众多前沿实践案例的精华,系统阐述了场景化供应链金融的实际运作机制和实施路径,从而赋予了本书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和参考意义。因此,我深感荣幸并乐于为此力作撰写序言,期待它能够激发更多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深层次对话与实践创新的火花。

作者简介

胡淳一简介:

曾任数十家国有大型集团高级咨询顾问,十数家银行总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集团财资管理、供应链金融产品顾问,十余家大学外聘供应链金融讲师。

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硅谷SVSE(中国)副总裁,中信银行总行对公集团财资管理业务咨询顾问,西湖财资研究院专家,浙江保融科技有限公司咨询总监等职务。

具有20多年IT行业从业背景,丰富的研发管理咨询经验,在国内大型知名上市企业工作超过15年,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逾8年,从事财资管理体系研究及结算领域研究、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超过17年。成功服务了数百家大型企业、集团、机构和上市公司,横跨覆盖多个行业。受邀为各地工行、建行、农行、中国银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的培训课程近300多场,针对企业的课程、讲座、论坛等逾百场。

金勇简介:

金勇,博士,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全球价值采购亚太办负责人兼采购总监(西门子中国楼宇科技集团前首席采购官),法国ISTEC高等商学院特聘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外导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委员,SSCL供应链创新学院副院长兼智能制造专委会主任,绿色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亚洲论坛委员会主席,GPA国际供应链管理专委会会长,美国供应管理协会供应管理专业人士认证讲师,国际卓越运营(新加坡)协会核心专家,中华文化促进会金日磾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公众号“价值链智享汇”的主理人。

多次应邀参与上海电视台数智化转型等主题的电视访谈,接受第一财经专访并获数智化转型领军人物奖。受邀担任第三届国际供应链建模设计大赛精英赛本科组评审专家,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评审库专家等。曾受邀给中国商务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三峡集团、工信部、中物联大讲堂、同济大学、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及中国五环等分享讲授数字化采购与供应链。

主要著作包括《数智采购与供应链:从战略到执行实践》《数智采购与供应链:从数字履约到可持续发展》《场景化运用:物流供应链十二大创新科技及实战案例》。参与编订《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供应链安全标准》《电子信息行业数字化供应链标准》等。

赵媛简介:

现任威海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负责全行交易银行业务的推动管理和产品创新,兼任全行供应链金融专班、数字金融管理委员会核心成员等,曾在中国民生银行等全国大型商业银行担任研究员、经理等要职。

在交易银行领域深耕15年,擅长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和营销推广,在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和数字平台搭建方面具有先进的成果,在产品体系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具备成熟的经验,创新成果在多家金融媒体宣传报道。曾获得FCI国际保理(高级)资格认证全球第三名、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技能竞赛个人优胜奖、保函与备用信用证专家资格(CSDG)等。

杨仁杰简介:

国内供应链业务及国际供应链业务领域知名风控专家,从事供应链业务结构设计、风控设计、业务运营超10年。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近40大供应链风控实操要点,做风控的你知道多少个?
下一篇:又一大型供应链公司险因“名为自营,实为代理” 出口业务,损失850万余元!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