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 | TCL集团副总裁、简单汇科技董事黎健:以核心企业视角看供应链金融创新

万联网 , 万联网 , 2019-04-03 , 浏览:3676

2019年3月19日,由万联网主办的“CSCFIS 2019第六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关注度的供应链金融行业盛会,大会邀请了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专家及企业家,共同前瞻2019年供应链创新、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与机遇,探讨供应链金融落地实践。

 

大会以“产业、金融、科技、监管”为主题,围绕金融科技驱动下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相关的最新政策、最前沿趋势等热点,不同国家、多个行业的翘楚展开了丰富的干货分享,深度剖析供应链金融难点、痛点问题,搭建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之间交流互通与深度合作的平台。

 

 

TCL集团副总裁、简单汇科技董事黎健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并从“以核心企业视角看供应链金融创新”的角度展开阐述。以下为万联网整理的速记内容,内有删改。

 

黎健:大家好,我来自TCL,我叫黎健。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之前在TCL工作了15年,更早之前在一家银行工作了11年,所以我今天能够有一些底气站在这里,可能是基于我过往的金融经验和现在的产业经验。

 

借着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TCL集团在供应链金融的生态和发展过程中间,我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首先介绍一下TCL的供应链生态。TCL是一家传统的做智能终端产品的企业,目前来讲2018年在全球的销售收入是1134亿。在2018年10月,我们入选了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下图是我们全球的布局,目前在全球有28个研究机构,22个基地,销售触达到160多个国家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供应链条里面,我们一般以中国为核心制造基地,我们的链条往东可以延伸到阿根廷,往西是延伸到波兰,往西北是到埃及,所以我们的链条相对来讲比较长。

 

 

接下来从整个产业链条深度上看,作为电子行业来讲,中间的环节比较多,无论是在上游还是在下游。同时因为我们这个业态的特点,我们的供应商数量以及经销商数量同样比较多。

 

在这样一个产业生态下面,接下来看看我们是怎样参与到供应链金融的生态里的。我主要从我们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和我们对供应链金融的展望三个角度来展开。

 

 

对于我们这类行业来讲,或者说,相对很多做硬件产品的行业来讲,都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供应链的管理。这个是企业管理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我们的痛点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上图做了一个简单梳理。今天我们可能更多的讲的是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从金融的视角来讲痛点在哪里。

 

首先自然是资金占压的问题。在我们说怎样做好供应链管理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手上有多少存货、有多少应收账款、占用了多少资金,你有什么办法加快资金周转,如何把资金盘活起来,这是永远的主题。这个是业务采购团队、供应链管理团队必须关注的,从财务和金融的视角来讲,我们也在考虑用什么样的金融手段可以加快这些运营资产占用的变现。

 

还有应收账款,听说今天上午大家谈到了关于动产融资的问题。这个动产融资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和存活相关,其实从企业来讲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点。上午的讨论环节我没有参加到,在我看来,存货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在本质上,存货的变现行为或者说融资行为是比较天然地可以放在供应链金融的环节里。

 

第二个关注重点是应收账款融资,这个是多年以来在西方国家早就开始过的,包括做保理、做ABS等各种方式,都是已经非常成熟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应收账款的增加,对企业来讲毫无疑问是资金的占用,当然无论是存货还是应收账款,其实它的增加存在,从结果上来看有效或无效、或是否产生负面影响,它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我从来不认为我手上有应收账款,就说明我不是一个好企业,或者是说我有应收账款我就是被我的客户欺压了。之前国家推了一个关于怎样推进商业信用销售健康发展的文件,有商业信用的存在,应收账款的存在,对于企业来说,促进销售是最大的意义,其他的意义都是次要的,包括减少交易成本。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扩大销售、扩大规模、扩大市场份额,永远是最重要的经营目标之一。

 

站在TCL过往的经验来讲,在链条中,我既是供应商,又是买家、客户。我先讲一讲我们作为供应商的经验,因为我作为供应商,我们的账上长期是有应收账款的,一直到现在都有。尤其是我们在海外拓展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很难做到现款交易,市场地位、市场谈判决定了这一点,所以我们一出去就立刻面临应收账款的问题。

 

作为供应商来讲,我们当时做得比较早,我们是做保理。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在海外做保理。一直到现在,我们公司的保理额度大概是5亿美元上下。这几年我们保理的金额基本上在20亿上下的水平。所以我们是觉得保理业务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融资业务,我们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我们也认为它对于企业的经营、扩展市场以及资产变现来讲是一个很正常的、非常普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近期朋友圈里很多人在讨论国家在考虑立法约定应收账款的账期,我看了一下,不少人是赞成的。但是我比较遗憾的是,大家的视角我个人觉得可能有点单一。在我看来,应收账款的存在有它的正面意义,所以用一刀切的方式来管理是不太恰当的。大家在倡议要做应收账款账期的约定的时候,首先的初衷肯定是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导致在这个链条中比较弱势的中小企业处于不利的地位,主动或被动接受一些较长的账期,这确实客观上对中小企业的现金压力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我不是反对采取措施来缓解这个现状,而是觉得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还是要听取多方的声音。

 

我们看到在海外确实有国家在立法约定了应付账款的账期,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留意到,美国推出这个及时付款法案的时候,首先是从政府工程开始,他们认为在整个商业市场上,政府是处于最强势的谈判地位,然后到大企业,然后再是一些小企业,所以它的起点先从政府开始。所以从这些过往经验来看,我个人的建议是,在我们做法规约定、限制商业信用的账期的时候,可能要注意三点:首先,按时付款、遵守契约精神是账期约束法案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第二,我建议在这个法案推出的时候,应该要考虑行业特征的差异化;第三,推出一个独立的法案还不够,应该建立一个机制,对整个商业信用的发展和建立更加能够在未来健康发展、持续发展。促进商业繁荣的整体的综合机制,中间可能包括有政府、有企业、有行业协会的声音,我觉得行业协会在这中间应该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后我再讲一讲我们作为客户的角度——也就是买方的角度,我们自己的体会是什么样的。大家都认同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有一些物流和资金流的资源,那么怎样运用这些资源来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这里有它的积极意义所在,也有它目前的一些门槛和挑战。

 

核心企业以前在供应链金融中不是一个主要的中坚力量,更多的是银行、包括保理公司、以及中小企业,那些都是偏正向的保理是比较多的。我们在做供应链金融的时候,我们希望和以前既有的供应链金融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我们希望能够做到无感金融。我们是这样理解的,我们平常看到的金融中,我的金融需求是和我的基础需求分开的,这种分开是指空间上分开,比如说脱离了场景、时间上分开,有可能是在产生业务需求的时候,很早就配合银行的需求开始提交资料,然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可能拿到我需要的资金,所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它是走了两条线。我们希望做到像2C的金融一样,能够在有业务需求的同时,金融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这个解决方案自然是嵌入到场景中来。

 

但是在做的时候我们考虑到,逻辑上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第一,从核心企业角度来讲,它是可以掌握这些信息的,然后它在信息环节和资金环节中有一个个的节点,这些节点其实都是可能产生供应链金融的机会。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理公司等等,他们是有资金的。我们所想到的是,运用一个金融科技手段能把两者连接到一起,来实现我们所说的无感供应链金融的目的。

 

下面说一下现在的情况。早期我们在做的时候,由于系统搭建和建设的需要,我们早前是用保理公司的名义来出资,为中小企业做保理,用金单融资的方式来做的,也就是说出资方相对来讲就是核心企业的保理公司。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如果我不自己把系统搭好,其实银行是很难来和我们做系统对接的。只有我们做到一定的规模——当我们的规模余额上到40亿的时候,我们开始和银行做对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和银行做了系统的对接,他们可以直接出资给线上的企业来融单。

 

我们希望去掉一切的中间环节,让有资金的银行,把成本最优的资金给到需要资金的一方、需要钱的中小企业,只有打掉中间环节,才可能可以给中小企业拿到最好的成本。我们的供应商成本低了,我整个产业链条的价值可以提升,成本就降下来。通过利他达到利己,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乐见的结果。由于系统或其他的原因,我们有些银行是不可以直接出资的,我们也会考虑再用保理等方式来做,但我们认为,优先选择应该是和银行的系统对接,让银行融单给到中小企业。

 

未来的展望的话,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自然是要把所有的用户和产品都连上线,这个是我们现在的目标,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然后在制造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用现在的大数据、AI还有IOT等技术来提升我们的智能制造水平。

 

最后说一下我们的愿景:把供应链金融做好,是要链接到企业,借助金融科技的手段,和金融机构一起合作,来让整个供应链金融的生态更加繁荣、更加健康、更加高效。

 

最后也说一下我个人的几个观点。第一,我认为供应链金融的生态其实还没有定型。目前我们找不到一个对供应链金融最准确的定义,也很难有谁对现在的供应链划分一个清晰的范围和边界,反过来其实这个对于我们的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看不到边界,我们就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第二,金融科技公司在参与到金融生态时,我认为要坚守几点,首先,金融科技公司不应该碰资金;其次,在这个线上流转的,无论是叫金单也好,还是其他的也好,它不是支付工具,也不是票据,这是最基本的合规的底线。同时金融科技公司我认为应该承担起维护自己所在的线上平台上所有的活跃方、参与方的责任,让自己的线上所发生的各种物流的行为、信息交互的行为和金融行为是合规合法和健康发展的,这是作为一个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应尽的责任。

 

第三,从核心企业角度来讲,核心企业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认为不应该把供应链金融当作一个自融的手段,通过延长账期来获取自己想要的资金,我也认为未来监管可能会关注这个问题。哪个核心企业上了这个平台,如果它的应付账款加上应付数据的周期出现异常的拉长,作为金融科技公司来讲就应该关注这点,核心企业自己也应该要警觉这点,如果现在不做调整的话,未来监管可能会关注这点。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估计。

 

最后一个,以做供应链金融来讲,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来连接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平台运营公司,我觉得可以考虑制定一个行业公约,我们自己内部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金融科技公司来讲,我应该有什么、我的愿景是什么、使命是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有哪些事我不可以做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承担你应该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如应该信守自己的商业信用、到期履约、奉守契约精神等。我觉得大家可以考虑一起来制定这样一个公约,让供应链金融的生态发展更有生机、更加健康,从而形成和推动创新发展,让整个生态、整个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

 

◆ ◆ ◆  ◆ ◆

 

此外,论坛现场,万联网创始人兼执行总裁蔡宇江隆重发布了《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白皮书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白皮书(2019)》立足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剖析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大环境与趋势、分享了普洛斯、C2FO、中企云链、江苏跨境、浙商银行等业内标杆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应用案例,对金融科技创新、供应链金融实践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作为国内最高规格、最具干货、最具代表性的供应链金融大会,“CSCFIS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6届,2019的第六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厚积薄发,为业界带来了一场“首创、高质、干货、国际”的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内容将持续出炉,敬请期待!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专访周小川:金融开放有助于提升效率和竞争力
下一篇:速记 | 联易融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宋群:构建产业生态圈,Fintech助力小微金融破局之道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