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如何赋能产业信用与资产流转?四位大咖这样说

万联网 , 万联网 , 2020-12-31 , 浏览:4752

2020年11月24日,由江苏省商务厅指导,万联网主办,江苏省现代供应链协会联合主办的“2020第三届中国(南京)产业供应链金融高峰论坛”在南京正式召开。此次论坛主要聚焦“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升级”主题,邀请来自监管单位、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票据平台、金融机构、保理、金融科技公司、法律等基础服务方及行业协会、企业高管300+人合作论道。


本次论坛第三场圆桌以“金融科技赋能的产业信用与资产流转”为主题展开,围绕科技与产业信用、资产流转、赋能供应链金融等话题展开了独具视角的精彩论道。


主持人:京东终身荣誉顾问、磁云科技CEO李大学;


嘉宾:南京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孙明哲;


京东数科数字大宗产业副总经理汪峰;


天阳科技交易银行事业部副总经理任永法;


汉得保理总经理伍国庆。


以下为万联网整理的速记内容,此内容有删减,未经嘉宾审阅,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李大学:孙总,先问你,我一直没有搞明白交易银行和供应链金融是什么关系。


孙明哲:很多不在银行业的人员可能对交易银行没有概念,交易银行在银行业里面基本上都接受了这个概念。因大部分的交易银行部合并了原来的贸易金融部或者国际业务部,从业务来讲,银行的国际业务最底层的业务是跨境的货物贸易融资、跨境支付。实际上在交易银行部,目前来讲主要的是服务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或者服务贸易,它服务于跨境支付和交易,也服务于境内的贸易。这是交易银行主要的服务方向和职责。


为什么国内银行会成立这样的部门?还是从西方的银行业传导过来的,第一个成立交易银行部门的应该是花旗,08年次贷危机以后,那个时候国外的银行大量的资产是在债券或者次贷资产上面,西方发现,一旦出现问题以后,会让银行造成破产等等严重的后果,整个贸易是银行业稳定的服务的机会和利润的来源。但是交易银行的业务很碎片,很辛苦。


08年以后,西方银行开始在行内组建扩大化的交易银行业务,把这个理念从国外传导进来。它天生和供应链金融有血脉的联系。但是交易银行在银行内部是弱势部门,因为资源来源于公司板块,信贷属于风控部门。


李大学:交易银行的风控有没有突破担保、抵押?


孙明哲:这也在博弈的过程中,银行和客户是在博弈的过程。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银行更看重它的抵押物,银行不可能对很小的企业花很大的成本去尽调,花几个星期、几个月的时间做很多的尽调,这是不经济的。我们做业务的过程中肯定会用最简单的办法做最复杂的事情,大家都会这么去做。不能去诟病这种模式,只不过它在历史的进程中是不是适合现在的发展,大家要去考虑。从最初的典当行到现在干下来了,它有存在的理由和合理的情况。


在历史的进程中是不是要进行改变,就像银行要面临的问题一样,如果只依赖这样的担保,从经营的思路和方法来讲会遇到更多的障碍,银行也在改变,除了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市场的变化,我们从甲方已经变成乙方了,从经营上来看要去调整。交易银行在这方面的确做了很多的努力,我们也在调整我们的策略和方向。


我们前面谈个人消费领域的金融理念,充分利用了大数据给个人做精准画像,做风控,企业是做对公的,公司不是人,它是存在自己脑海中,它是什么形状你可以画出来吗?画不出来。可以有些数据,光有大数据给一个公司做授信是不够的。


大的数据加上小的数据,小的数据是要把他的经营行为固化在一个场景里面就可信了,能够把这个场景的数据固化下来,我觉得可以实现摆脱对抵押的依赖。


李大学:南京银行在这几年是不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


孙明哲:应该讲有比较大的发展。从每年收入的增长来讲就是保持在15%以上,因为我们的客群在扩大,特别是中小微客户的指标。内部有一个统计量叫业务量,我交易银行做的是短期的、高频的业务,所以我们要用业务量的概念,而不是用余额来讲。目前的业务量增长应该在20%以上。


李大学:京东有自营业务,供应链金融你在国内是做得比较好的,这几年有没有把这个业务走出去?走出去的情况怎么样?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有什么比较好的经验和体会?京东数科也好,蚂蚁也好,他们有好的场景,场景很丰富,同时它已经数字化了。


汪峰:京东金融13年成立,截止到现在七年的时间,经历了两次的战略迭代,15年从数字金融往金融科技进行转型,相当于从C端往B端去转。


之前数字金融怎么理解?就是刚才提的问题,京东金融之所以成立是依托于京东商城的生态体系,上下游应收应付的业务,我们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们自己把自己的生态先做了。


汪峰:我们还是得看货,还是得有信用背书。我们在13到15年之间做了数字金融,这个过程有了一些很好的积淀,包括银行,主要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做了业务上的合作,形成一个很好的业务合作基础。到了15年的时候做第一次战略迭代的时候,从数字金融往金融科技方面去转,去做科技服务。我们从四个大的场景去考虑如何跟金融机构合作:


首先是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向银行输出,帮助银行提升银行内部管理的运营效率。


第二层,京东金融做了这么几年,围绕生态的金融业务,把场景和风控经验进行输出,能够让金融机构把业务规模进行拓展。


第三层,希望能够把京东集团,京东物流的资源、流量开放给金融机构。比如说银行信用卡的权益和京东商城的客户权益打通,又如把京东物流的能力赋能给金融机构,打通最后三公里或者一公里。


第四层,未来也是在考虑还可以往第四层场景去做延展,京东数科有自己的智慧城市,我们希望跟各个地方城市合作,拓展智慧城市的业务,大的生态下面延展出不同的生态场景,这个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事情。


李大学:已经从京东跳出来到智慧城市了。


汪峰:对,我觉得这个对金融机构来说,延展金融机构的服务半径更好一些。


李大学:第一层用金融手段服务金融内部,第二层是把技术进行输出,第三层是数据、资产、场景都输出,跟金融机构一起协同,第四层就是智慧城市层级,不仅是金融。


汪峰: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包括现在南通正在做的智慧城市的合作。


李大学:京东为什么要做智慧城市?


汪峰:我们京东数科从13年成立到京东金融,15年第一次做了战略迭代,到了18年末的时候,整个京东金融做了第二次的战略升级,把京东金融改为京东数科。18年战略升级之后,从金融范畴层面跳出来了。


李大学:我特别看了一下杠杆率不高。


汪峰:我们跟中储股份成立了一家公司,在青岛注册,主要是做天然橡胶的业务。我们是区块链仓单做的放款,今天刚放了第二笔款,我们跟建行合作的,包括工行都有合作。


李大学:任总,分享一下天阳科技,我之前不太了解。


任永法:大家好,天阳科技在今年的8月20日,国内的科创板上市。


我很同意汪总、孙总一定是甲方,因为他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天阳科技这17年来,一开始就是服务银行,帮银行很多板块,交易银行是天阳科技的一个板块,还有大数据、智能风控、信用卡,还有数据等等,都是天阳服务银行的版块,大概有七八个事业部的线,我是负责交易银行事业部,包括现金管理、票据、供应链金融等等。


天阳科技这十几年来,服务了全国有47家,接近50家银行,里面有政策性的股份制的银行,也有城商行。一开始是系统,供应链金融要把业务做好,绝对不仅仅是系统,供应链业务非常特别,供应链金融是非标准的,同一个行业在不同的地区还不一样,交易习惯、支付工具等等都不一样。慢慢的从系统建设延伸,我们必须要懂业务。


就是因为这个,系统的架构就不一样,有所谓的产品工厂或者场景工厂的概念,慢慢提升到最近几年流行的中台,中台的概念也是交易银行框架的核心概念,我用一句话应该可以解释中台的作用,中台就是保障传统银行后台系统的稳定安全,同时与前台场景打通,市场场景是弹性的,这是冲突的,矛盾的。中台的概念是做桥梁,可以保证后台系统的稳定安全,不用改动太频繁,交易银行是大中台的概念。供应链金融是交易银行的框架下,它的后台主力的贸易金融的业务。


李大学:一个平台有几大功能,一个连接,连接的基础上就要交易,然后才有结算,最后才是融资,我们现在谈的票据就没有这几个要素。


任永法:我接触到很多的银行,城商行做的热度很高。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可能不知道它的客户分层、客户画像、目标客户在哪里。你要知道什么是产业链,第二是价值链,你的客户到底在这个行业的哪个位置。银行来讲可能做一级、上一级下一级,再远就不行了。目前讲穿透到上下游N级,我个人为,它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还是有风险,风险可能有两个,因为兜底的是核心企业,所有的签发出来的所谓的票,金票或者金单,经过背书之后进行拆分,最后的根源还是到期要还款。核心企业的资质跟挑选,跟你对它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将买卖方,跟上游一级二级的交易关联性是不是强关联,这个是重要的。


任永法:我们是有47家银行的系统,但是企业跟产业更多,加起来不超过300家以上,做所谓的产业互联的动作,我们也超过270家以上,包括银行。


李大学:供应链金融是资源性的,你有没有资源?


任永法:对,有资源是天生优势。自建平台以后确定有没有能力把这些核心企业拉出来,你是城商行,就不要想着一定拉到多大规模的核心企业,你的资本只有一千亿不到,你的核心企业很可能是一级二级供应商或者经销商,你很难把更大的企业拉进来。


第二个类型就是核心企业自建平台其实很多,格力、TCL、丰田汽车之类的,都自建平台,它的弱项就体现出来了,一个要解决资金的成本问题,还有资金体量的问题。运营跟风控都是强项,资金要合作,所以它还是会找银行,它可能资金是充足的,但是资金成本不见得比银行来的优势。


它也会找银行,它不会找一家,会找很多家银行来合作,建立这种所谓的资产流转平台,就类似多资金方,变成一个内部资产交易平台的概念,你要贴现的话就挂牌了,资金方看到这个平台里面了以后就会来摘牌。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它做撮合,就要找资金方,资产端,核心企业也要找,资金端也要找,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产品的能力,它是开放给全国的核心企业和资金端的。


三个力,影响力、公信力和号召力,如果没有这个力,你平台的活力会很差。


李大学:伍总,你做供应链金融通过数字化、线上化的手段,逐步演进的路径非常好。


伍国庆:讲到汉得保理,汉得是企业信息化服务的,信息化是基础,现在转型叫数字化综合服务商,在2012年的时候做了全国最大的信息化服务商,2011年上市,当时做信息化是全国最大。上海市科委成立了一个专项的项目叫服务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让我们帮他们做研发,我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15年的时候项目通过了验收。


这个平台理论上做完以后要推广,我们擅长推广,但是我们不擅长做金融,而且我们也没有牌照做这件事情,上海市政府就说,要不你们试一下,所以我们成立一个汉得保理试一下。


李大学:这个过程当中,你们有没有几个版本迭代?


伍国庆:我们也经过了几个过程。


李大学:现在有通过区块链、物联网的手段把保理数据化,把它区块链化,还有和产业去结合,特别是产业互联网的趋势去结合,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样的。


伍国庆:说一下我们是怎么落地的。我们的做法,一般的做法是把企业的数据拿过来,真正用的过程中拿到的数据对不对,能不能很好地应用,这就是我们擅长的,我们是做ERP起家的,我们比他们更理解他们的系统、更理解他们的业务流程,通过他们的授权,从定单、发货、收货、质检、入库完整的供应链数据都拿到了,很多银行找我们合作,做数据方面的支撑。


李大学:没有数据就无法证明交易的真实性。


伍国庆:正常情况下拿到数据就以为怎么样了,但是不够,以前是拿到发票数据就可以做了,现在必须要从订单的源头开始,如果造假,整个公司都配合你造假,一家企业为了一个小的供应商去造假,这种可能性太小了。


李大学:汉得和天阳比较类似。你们两个做比较的话,天阳科技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任永法:刚刚讲到供应链是非典型,天阳做的案例很多。


李大学:南京银行做了吗?


任永法:有,但不是做供应链的。


孙明哲:我们去年在交易银行和任总有个长时间的交流,主要是中台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绕开中台了。我们考虑到后台系统不能去改,前端要去适应,银行的系统非常复杂。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但是也借助了一些天阳的想法和建议。


李大学:中台的概念孙总还是比较认可的。


伍国庆:不相互比,只说一下现有的优势。


我们的核心企业是来源于汉得信息,汉得信息有五千家的优质客户资源是银行想要的,一般的企业如果想花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来信息化,说明他们还是非常有实力的。汉得有一个子公司,京东也有投资,目前做的数字化采购是全国最大的采购平台,目前上面有十万+的供应商,流水1.6万亿,对于普惠金融也好,这是他们特别喜欢的直接融资客户。


系统方面,因为我们对系统比较熟悉,不管是老ERP还是新的数字采购平台是一样的,因为都有着不同的数据。我们跟很多银行交流过,他们自己有自己的科技团队,他们想去跟企业之间对接,但是他们也尝试去对接,他们还在找我们,他们的团队不太爱干我们这样的活,他们只喜欢做银行内部系统。他们跟企业对接的时候,理解企业的数据,理解业务流程太繁琐了,这些脏活累活都给我们干就好。


对数据的理解,因为我们了解他们的业务过程,我们需要把他们转化成银行需要的数据。我们有时候比银行更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应收,有的时候大家看到已经收货了,应收账款一直没有体现在报表中,但其实只要他发票开了,在我们的财务平台上已经做了审核,可以视为应收。我们做了五年,目前平台流水有200亿。银行感觉可以了,开始来找我们合作了。


李大学:探讨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负债率太高,我听了一个说法,相当于两块钱创造了一块钱的GDP,是不是那个钱流动得太差了?我们国家有25万亿的应收账款都飘着。我们的中小企业非常难。也有一些比较好的形势,数字经济也是我们国家倡导的国家战略,大家重视生态,现在做生态做平台。


伍国庆:大家都认为核心企业没有这样的格局,但是当我们真正和核心企业的老板、副总裁级别的人聊的时候发现都有这样的意识,他真的知道这个想法了。


李大学:因为今年出现了比较多的事,疫情是最大的事,又出了供应链票据,有没有看衰的?有没有看好的?我是看衰票据的,纸币一定会被数字货币干掉。今年的事很多,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今天大家一起盘点一下,对于这个领域影响比较大的事,大家印象比较深的,对未来影响比较大的事。


孙明哲:今年如果谈某件事对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推动,我觉得疫情首先是第一件事情,而且是比较大的事,疫情从每个人的感受来讲,每个人都感受到被隔离,推动了线上化销售,很多原来不在网上买东西的现在在网上买东西了,所有的供应链到最后要到消费者那里,变成衣食住行的东西。从消费端开始往产业链传导,也触动了一些产业的老板,促使企业信息化或者数据化进程的加速,财务部门、采购部门,包括老板层级对这一块非常看重。金融在转型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做供应链金融,要服务客户,疫情对整个企业界的影响大。


汪峰:不太会盘,高度太高了。很难说对2020年做一个判定,近一两年或者两三年触动比较大的一个点,数字科技对传统行业的影响,给传统行业带来的影响,数字经济到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近一来年数字金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所谓的传统行业带来了真正的影响,对传统行业的服务模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让传统模式有一个新的增长曲线,这才符合传统行业的利益。


传统的科技金融大家都很熟悉解决中小企业很多的问题,中小微企业面对银行的时候就是没有抵押,没有担保,没有信用,所以没有办法拿到资金。数字科技的出现不敢说达到了多么高的高度,达到多么好的效果,但它是一个正向的推进。


通过互联网,通过大数据,对整个智慧仓储智能化的改造,解决金融机构从监管方面的忧虑。


李大学:数字科技的应用,银行很多的逻辑都是单点的、静态的,我们可以回到一个动态的、甚至面上的,它可以环环相扣,如果能做到四流合一,要全部做假是很难的,比如资金闭环,如果真正形成闭环,你的资金就不能乱用,资金只能付供应商。通过科技手段真的四流合一,资金闭环,大数据做到风控,金融完全可以创新产品。现在供应链金融产品是符合,要去适应银行的产品。所以我感觉发展就太慢了,孙总也得创新。


任永法:我谈几个自己的想法。新零售和短路经济的崛起,这个将来会是供应链金融的机会。比如说疫情,疫情的时候大家是不是用盒马先生、每日生鲜?新零售我认为将来是供应链金融很好的方向,它是一种短路经济,从传统的DMS,从设计一直到生产、销售,真正的卖家卖出来之后会经过好几层剥削,到达真正末端的C端之前,可能五六层都剥削掉了。短路经济的意思把中间全部拿掉,厂方出厂,这个平台方不一定是银行,但也可以是银行,平台方把这个东西整起来。


公司业务应该用零售化的手法去推,就是碎片,单品的金额不能太大。单笔的金额太大,它就变成一个特殊的案例,一个专项,就没有办法标准化。我相信银行有很多很牛的风控模型,那些算法,那些系统,如果没有标准化的这些业务,基本上最后一定是领导拍脑袋决定。所以一定要碎片化,前面进来之后通过工厂就可以把授信审批处理掉。要把它碎片化,用零售化的手法。


我们天阳科技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有一家银行在做新零售,我们帮他们做中台和新零售结合的项目,中间几层要拿掉。变短的话,工厂出来就到平台,平台出来以后到末端客户前面的那一站,就只有三站而已,它的效率提高,中间风险等等都会降低,可想而知它的降本增效,融资成本都会降低。


李大学:说到新零售,投资人投了很多的新品牌,这些新品牌都是用新的科技手段、新的渠道、新的模式去做,这里面也需要金融,它需要快速成长。所以我们要抓住新业态,新模式。


伍国庆:他们提到的我就不说了,我说另外一个感觉。今年的资金成本真的低了,但是收益也低了。我们的客户去银行,银行现在普惠金融的要求,包括核心企业帮他们做一些信用传递,他们基本上拿到相当低的资金层。银行要更多的客户,银行找我们在线的供应链金融就更多一些。


李大学:今天向四位嘉宾请教一下,做一个跨界的平台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孙明哲: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理解的,我觉得首先不要考虑那么大,为什么?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就算阿里做到这样的规模,这个市场仍然没有被它一网打尽,还有很多区域性的销售平台,充分说明这个市场容量够大。所以千万不要去想一家独大,可以做到头部,但是做到你的特色,就像银行业一样,我碰到过一家欧洲的银行,它的客户只有一家,几百年只服务一家客户,有点财务公司,但是几代人传承,就服务一家,为了它到上海,这个银行在上海专门设立了一个分行,但是这个客户仍然在这家银行。


我认为这么多人在做供应链平台,金融平台,这里有分工的,你的天然的禀赋和资源能做到什么样的位置,你从哪个行业出来的,根据自己的定位去考虑,实际上世界就是这样的。


李大学:这个市场很大,每个人都可以活得很好。


孙明哲:只不过是你自己怎样寻找市场的问题。


汪峰:我觉得平台这两个字太大了。


李大学:京东在往外走的时候要困难的多,挑战多的多。


汪峰:这样的平台要诞生,我觉得应该是两个点,第一个点是切入点,这个事情不可能是一口吃成个胖子,一定找一个准确的切入点,比如供应链金融如何解决某一条产业链上上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这就是一个切入点。要找准切入点,形成一个协作关系。


第二个点应该是由谁主导的问题,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很强的领导者,我觉得一个最好的主导方应该是核心企业。我觉得只有当核心企业主动愿意承担它应该承担的责任,它去主导这个事情,作为我们去告诉它这个事靠谱,其实很难去做这个工作。单纯的核心企业它只是一个主导方,它一定从各个方面,从每个环节与服务方的提供者融合,生态跑起来以后可以从小到大。平台是有可能做成的。


李大学:平台是有机会的,但是要找一个切入口,并且要形成协作共赢,这样才能发展。


任永法:这个平台已经存在了,但是很难,也是历经很难的磨难,阿里巴巴我了解到它的业务中台,一开始最先的淘宝、支付宝、天猫、聚划算,它都有自己的支付场景,有的是B2B的,有的是B2C的,它就慢慢做,越做越大,后来搞双十一。我有研究它的业务中台的架构,它有一个过程,就是把刚刚讲的淘宝、天猫、支付宝、聚划算的共性提炼出来,要花很大的精力。一些抽象化的组件,把它抽出来做成中台,以后如果有新的场景层的产品要推出,它就能很快出来,用即有的中台就可以做场景了。中台的建立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出来的,一定有一个自己有能力,有资源做的场景先落地,做完以后积累经验,才知道这个东西架构上面怎么抽出来。


伍国庆:说实话,我们的初心想是成为这样的平台,但我们并不是想成为一家独大的平台,服务的客户只是汉得保理的老客户,我们的客群是比较有限的,就是那5000家核心企业,现在再加上数字采购平台,可能多了一些供应商。


李大学:今天时间太短了,我有问不完的问题。供应链金融大家都很热心,而且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都是有使命感,大家都有决心投入到这当中。今年的疫情助长了数字经济也好、数字金融也好,国家已经把它作为一个重点的方向。


今天先分享到这里,谢谢各位嘉宾。


温馨提示:以上为万联网整理的速记内容,内容有删减,未经嘉宾审阅,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卓钢链在沪举办第十一届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
下一篇:简单汇总裁刘文庆:金融科技赋能 链动产业共赢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