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金协会最新规划:做好产业数字金融“加减乘除”,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自律管理体系建设,探索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
事关产业数字金融、供应链金融自律管理,已有新方向。2023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北京召开数字金融重点领域自律管理工作座谈会,就移动金融App自律管理、消费金融自律管理、产业数字金融管理以及供应链金融自律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单强在现场强调,作为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协会将紧紧围绕监管导向、行业需求、社会期盼,积极发挥监管和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以移动金融App、互联网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产业数字金融等领域为重点,持续完善统计监测、标准规范、备案管理、评议评估、检查惩戒等行业自律机制,高效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业态健康规范发展,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做好产业数字金融“加减乘除”
产业数字金融是面向B端产业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的统称,主要服务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是指依托产业生态,以产业生态协作体系中的商贸流、物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数字信息为基础,运用现代数字科技技术,为产业生态提供综合数字化金融服务。通过与产业数字金融深度融合,可以有效促进金融系统与企业生产经营系统打通,共同提升各产业数字化水平,为更广泛的生产经营者提供更智慧的金融服务、更精准的产品定价、更低廉的融资成本。
此次中国互金协会召开的数字金融重点领域自律管理工作座谈会就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产业数字金融自律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与会代表认为,产业数字金融涉及业务广、覆盖机构多、服务链条长,做好重点领域自律管理工作,需要坚持“加减乘除”四项工作原则。一是立足促发展,做好产业数字金融“加”。助力会员机构扩大普惠服务面,提高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二是立足防风险,做好产业数字金融“减”。助力会员机构做好风险减量和成本控制,缩小科技鸿沟的差距,赋能数字金融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实现包容性发展。三是立足提效益,做好产业数字金融“乘”。助力会员机构提质创新,用好新技术、服务新场景、培育新质生产力。四是立足强基础,做好产业数字金融“除”。助力会员机构交流协作,搭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统筹公共技术标准,创设优质业务规范与自律公约。
产业数字金融自律管理方面,协会聚焦机构业务、金融工具、技术创新和数据要素四个重点领域,主要围绕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推进产业数字金融自律管理,助力会员机构畅通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努力规范行业发展、集约数据治理、融汇产融供需、输出通用服务。
其中,在科技金融领域,协会依托互联网保险专委会的专业指导和专家资源,聚焦网络安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机构以及网络安全保险服务产业链,组织创投机构、资管机构、保险公司、科技企业开展自律服务。绿色金融领域,协会组织会员机构开展《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支持指南》团体标准研制,近期发布了《建材行业转型金融服务指南白皮书》,提供可行的界定标准,梳通绿色金融发展堵点,探索可行的激励相容政策。普惠金融领域,协会响应银行、保险会员机构需求,在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领域布局相关工作,一方面服务上游供给侧的先进制造业,另一方面普惠下游需求侧一手车销售和二手车交易流转,有序做好服务汽车产业链的供应链金融、消费信贷、绿色保险、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的业务创新。
此外,数字金融在产业领域更多关注供应链金融;协会自律管理注重金融工具创新规范和底层数据要素合规应用。
在金融工具层面,立足合规与安全,力争风险评估全覆盖“票、款、权、证、货、仓”,建立包括法律约束、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在内的常态化供应链金融治理体系,统筹推进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仓储及物流企业、科技平台等产业链主体规范发展。
具体工作方面,一是组织汇编出版行业首部《供应链金融法律法规及案例汇编》,覆盖应收账款、动产融资等多种主流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引导从业机构合规开展业务、稳妥防范相关风险。二是在监管部门指导下,会同票交所发布“关于依法合规使用票据、防范民间贴现风险的倡议”“关于民间贴现行为无效的案例分析”,对当前部分持票企业与不具有法定贴现资质的主体进行单纯票据买卖、开展民间贴现的情况做出警示。三是稳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标准研制。开展《供应链金融 监管仓业务规范》(T/NIFA 10-2021)修订工作,优化完善监管仓核心业务的流程与规范。四是发布《动产融资金融仓平台技术白皮书》,启动《产业数字金融 监管仓数字技术应用指引》团体标准研制,对动产质押业务监管仓平台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技术指引。
在数据要素合规应用层面,协会聚焦金融数据合规应用,辅导银行、保险机构释放数据效能。具体工作方面,一是编写《金融数据应用 典型场景与合规报告》,助力金融机构数据合规与安全发展,促进数据价值释放,提供有价值、可实操、能落地的数据合规安全指南与行业基础设施服务。二是围绕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数据合规问题,举办以“分布式数字身份研究及应用”“虚拟数字人”“隐私计算研究及在保险领域的应用”等为主题的系列会员服务活动,服务百余家银行、保险、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类会员。三是举办“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发展”培训班,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监管政策解读、转型战略与实践交流、前沿金融科技技术应用以及数字时代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等方面进行交流培训;举办“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培训班,围绕产业数字金融的理论与实践、动产质押方案的理念设计与实践、常见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与风险控制实务等方面交流培训。四是配合做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相关工作,辅导机构报送创新试点项目。
下一步,协会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增强做好产业数字金融自律管理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挥好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凝聚各方智慧力量,依托行业规范、业务指引、技术标准等自律管理与服务,助力会员机构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自律管理体系建设
归根结底,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各类创新的金融服务类型在促进金融行业发展、提高运行效率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规范管理。
本次座谈会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也是热议的话题之一。与会人员认为,供应链金融在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当前,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趋势,部分创新型业务发展较为迅速,促进了产业链供应链顺畅有效运转。
以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为例,随着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客观反映出市场旺盛的需求。
与此同时,这类创新型业务潜藏的风险也引起各方担忧,包括业务规范不明确、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管理要求缺失、行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问题,亟须加强规范管理。
参会人员表示,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供应链金融主流业务模式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主体信用,但由于供应链潜藏的风险传导性,一旦核心企业出现道德风险或经营不善等“爆雷”事件,则容易将风险扩散传染至整个供应链。对此,应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号召,研究探索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建议后续各方形成合力,推动供应链企业信用数据整合,加强金融领域物流、存货的规范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订单、仓单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自律管理规则。
针对前述情况,协会指出,下一步将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积极发挥行业自律机制作用,针对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创新型业务加强自律规范,与各方推动风险稳妥化解,同时逐步在供应链金融其他业务领域开展自律管理。
同时,协会还将及时响应广大从业机构诉求,就供应链票据、国内信用证等业务与有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基础设施作用,为各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在订单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领域继续开展相关工作,研究推动完善企业征信体系建设,促进各类企业行为数据、交易数据整合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融合运用。引导供应链金融从业机构合规展业、促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逐步建立健全供应链金融自律管理体系,迭代完善有关自律管理规则,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健康发展。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协会提出的加强自律管理举措有助于提升行业形象,不论是在消费金融还是供应链金融领域,均有利于推动相关从业机构规范经营行为,增强行业的整体诚信度和公信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数字金融行业的信任度,还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王鹏指出,协会在供应链金融提出的“脱核”模式、推动供应链企业信用数据整合等举措,有助于解决当前供应链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和效率提升。
“总体来看,加强自律管理对于数字金融行业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它不仅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行业形象,还能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和进步。同时,这也提醒了金融机构要更加重视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和市场环境。”王鹏总结道。
新闻素材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新京报等,万联网综合整理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