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云链孟庆伟:“脱核” 出鞘,斩断供应链金融沉疴

万联网 , 产互与供金智库 , 2025-03-29 , 浏览:1067

第十二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

导读:3月27日,由万联网主办,中企云链、深度数科、中诚信征信、高达软件、金网络、工品牛、合合信息、中晟供应链、中数智创、中仓登等合作伙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厦门市现代供应链联合会、前海产业智库等机构鼎力支持的“2025第十二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深圳隆重召开。


中企云链副总裁孟庆伟)

作为中国领先的产业数字金融平台,中企云链副总裁孟庆伟在大会现场带来“数据要素×场景金融:脱核供应链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分享。孟总表示,未来脱核业务的发展趋势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深—从场景数字化—到产业数字化—再到生态数字化。而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以数据信用与物的信用为基石,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交易穿透与资金闭环,兼顾普惠性与风控效能;其本质是通过数据驱动重构金融逻辑,将服务节点从核心企业信用向产业链全场景延伸,最终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以下为现场速记全文:

孟庆伟: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再次来到万联网的论坛。去年就讲了脱核业务,我今天把这个话题再深入探讨一下。

脱核业务过去两年受到更多的关注,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政策要求。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力度比较大。2020 年三大信用的确立是国家从政策层面指明了一条标准的道路,连续几年的相关政策都提及脱核即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

第二,银行业务发展需求,近几年大家逐渐形成一个共识:供应链融资明显优于其它信贷产品,而且主体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也需要发展。

第三,经济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力量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必然会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

从 2018 年开始,我就在这个领域深耕,谈一下我对脱核业务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脱核的落脚点在 “数据信用” 和 “物的信用”。对于中小微企业,报表中相对优质的资产体现在一部分应收账款和存货上,这就决定了开展脱核业务更关注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未来应收账款,以及现有存货情况;

第二,业务核心是 “脱核不离核”。脱的就是核心企业的信用和担保,占用供应商的授信,说起来简单,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思想观念转变。

第三,必要条件是交易真实,资金闭环。开展脱核业务的必要条件,自然是供应链交易的真实性,需要用可信数据去证明交易真实,并解决资金闭环的问题。

第四,从业务特点看,具有行业属性,并且落脚到产业下的场景中,而且融资节点前置,以上游企业为例,企业一般会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相对考前的节点需要资金,这也是整个脱核业务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五,规模和风险的兼顾问题,脱核业务以中小微客户为主,客户分散金额小,需要线上化模式满足;从风险角度看,也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实现标准化审批、智能化风控模型来控制风险。

从这几个特点不难发现,脱核业务需要聚焦于场景,以数据要素进行驱动。

在数据方面,实践中会应用到产业数据、企业基础数据、核心相关企业数据、商品数据、企业交易数据等,其中企业交易数据是最难获取的。但是在产业端,数字化还面临很多痛点问题。在各个产业中,数字化基础相对薄弱,目前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大企业自身的数字化建设做得好,但是它们没有更多的动力去解决整个产业链或者行业的数字化问题,大企业对数据安全要求比较高,最好是数据不出本地。从小企业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缺乏人力、能力和资金去开展自身的数字化建设,需要依靠国家或者行业的力量逐步完善。当然,它们对数据的安全性意识也不高。这是我们开展脱核业务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最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做法是从产业数字化出发,而不是从金融角度出发。2018 年一直到 2021 年我们做了一件事情,就是选择了一个行业深入扎根,开展产业数字化工作。为什么要先做产业数字化呢?一是先解决

大企业所担心的问题,产业数字化工作,是在帮助大企业,也是在帮助整个行业解决行业数据共享、资源共享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价值提供引导大中小企业共同参与产业数字化提升工作。打好产业数字化基础会,再联合金融机构开展脱核业务就更顺理成章了。所以我们是按照从实现产业数字化,再实现金融数字化的路径开展。

从技术层面来讲也要满足两个要求:

第一,满足数据不出本地得要求,现在有很多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区块链技术、隐私计算技术等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第二,满足数智化应用的要求。随着AI大模型等技术的应用,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合规化审核等多方面提供助力,符合产业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趋势。

下面讲讲我们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

从 2018 年开始我们现在建筑行业开展产业数字化的建设,针对建筑行业的每个场景特点搭建产业平台,针对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场景、商品混凝土采购场景、劳务外包场景、货物采买场景、专业分包场景分别搭建云租、商砼、云劳务、云单等平台,通过应用形成了大量的产业数据。通过这些平台满足产业数字化需求。随着数字化进程推进,大中小企业对供应链的理解也有了很大转变,意识到如果管不好供应链,对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会产生比较大影响:数字化应用能够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交易流畅性,降本增效的同时也提高企业利润。

基于这些平台,我们现在和20余家金融机构合作,通过业务数据及三方数据提供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解决交易真实性等问题,促进普惠金融业务落地,实现小微企业的线上授信、用信,基本可以实现 T+0 或者 T+1 放款,过去一年,平台数据协助银行为800多个项目上的小微企业提供60余亿的资金,大幅降低融资成本。实现产业、金融两端均受益,多方共赢。

建筑行业取得一定成果之后,我们着手布局另外一个行业-制造业。基于行业特点我们推出了一个 “业财税协同平台”,满足业务协同、税务协同、融资支持三个场景需求,业务逻辑和建筑业的实践一致,这里我就不再详细阐述了。

最后谈谈我对脱核业务未来发展展望。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脱核业务也会出现更多的模式。未来产业数字化的发展,会经历从场景数字化到产业数字化,再到生态数字化这样一个过程。现在我们做的是一个个小场景,但是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其中的链主企业,还是链上的附属企业,它们之间的交易一定不是一对一的,而是多对多的关系。当我们把一个个场景串联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更清晰地看到每家企业在生态产业中的地位,未来链上中小微企业变成每个产业、整个生态上的关键节点、关键环节。当完成网络结构数字化构建后,脱核业务也会从“基于场景的脱核供应链”发展为“基于生态的脱核供应链”。

最后总结一下,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以数据信用与物的信用为基石,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交易穿透与资金闭环,兼顾普惠性与风控效能。其本质是通过数据驱动重构金融逻辑,将服务节点从核心企业信用向产业链全场景延伸,最终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些。最后希望和所有的同仁携手共创生态,共同为行业、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各位。

注*:以上内容根据万联网主办的“2025第十二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嘉宾的现场速记整理而来,未经嘉宾审阅,仅供行业人士参阅。

来源:万联网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准时达梁园: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韧性,赋能中国制造出海
下一篇:户外&鞋服箱包营销创新论坛2025璀璨收官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