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最短、首个供应链票据千亿平台诞生,它来自山东……

万联网 , 供应链金融智库 , 2024-05-27 , 浏览:3282

5月24日,山东高速旗下通汇资本供应链票据平台宣布平台业务规模突破千亿。据了解,这或是首个供应链票据规模突破千亿的平台,也是用时最短突破千亿的供应链票据平台。

通汇资本所建设的供应链科技平台(简称“通汇科技平台”)于2022年1月初完成了与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的技术对接,于2022年6月9日正式上线;截至2024年2月29日累计发生供应链票据业务总额760亿元,其中2022年度业务总额114亿元,2023年度业务总额527亿元;今年以来,通汇资本供应链票据业务快速发展,2024年开年仅6周时间即实现年度业务总额突破100亿元。 数据显示,自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通汇科技平台供应链票据业务累计总额、服务企业总数两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市场第一名。

供票业务快速发展,平台规模突破千亿

据万联网了解,山东通汇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13亿元,是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2020年公司获得AA+主体信用评级。该公司以打造“对公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服务商”为使命,以“投资+科技”为发展主业,是高速集团数字化转型的“开路先锋”。2021年公司获得人民银行批复的24家对公支付结算(供应链票据)直连接入机构之一(第二批获得直连资格),也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获此资格的省属企业,并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对公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平台,塑造了山东高速集团数字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名片”。

2023年,是通汇资本品牌彰显的一年。据万联网了解,过去一年,山东高速通汇资本对公数字支付科技平台全年新增服务企业5978家,新增业务523.99亿元,累计入驻企业7500余家,业务总额近640亿元,为多个产业链提供了超过120亿元的低息融资支持。在全国24家同类机构中,多项核心指标稳居市场首位。

去年,通汇资本成功发行了全国首单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产品。2023年11月,“通汇数科2023年度第一期鲁高速-路桥集团供应链票据定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成功发行,此次业务共有125笔供应链票据资产入池,最小一笔金额为3667元;服务了来自10个不同省级行政单位的95家中小型持票企业,以直接融资方式有效盘活了产业链上的票据资产,丰富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在“引金融活水”的同时,做到了“精准滴灌”,为普惠金融再添“直达通道”。据悉,是全国首单供应链票据ABN产品,也是2023年6月交易商协会推动供票ABN后供应链票据再融资落地的一大创新尝试。

此外,通汇资本还完成了包括供应链银票、财司票、担保公司保证增信供票等在内的全新业务落地,成为中国“新一代票据系统”上线后,全市场首个完成供应链票据全品种、全模式创新实践的科技平台,在全国成功树立了新型支付结算工具应用推广的“山东模式”。

截至目前,通汇科技平台规模突破千亿的同时,其服务客户数也达到12000家。在通汇科技平台开通供应链票据服务的万余家企业中,有近8000家为小微企业,涵盖了19个行业大类,其中排名前三的是建筑业(占比39%)、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2%)以及制造业(占比18%)。

山东政策大力支持以票据科技创新深化产融结合

目前供应链票据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在于供应链平台推广供应链票据的决心不足,很多供应链平台难以割舍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电子债权凭证业务,像通汇资本这样完成供应链票据全品种all in的科技平台还是比较少见。

当然通汇科技平台all in供应链票据的这种“山东模式”,离不开山东省对供应链票据的政策支持。

据万联网了解,山东省是全国少有省级财政愿意拿真金白银奖励开展供票业务,而且人行山东省分行对供应链票据再贴现安排了专项再贴现额度。 自2021年起,山东省连续三年出台政策对供应链票据业务出台奖励政策,例如:

为贯彻落实《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银发〔2020〕226号)有关精神,促进区域供应链金融业务规范发展,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于2021年2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强化财政金融政策融合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通知》(鲁财金〔2021〕9号),提出了对推动应付账款票据化、推广供应链票据平台及应用的具体支持政策。

2023年12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支持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详见:),对业务量达到一定规模且直接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的山东省平台,最高给予省级一次性财政奖励500万元;对供应链票据年度签发量排名前20的企业,省级按照签发增长量的0.2%给予财政奖励,单户企业年度最高300万元。

2024年一月,山东省人民政府还发布《2024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政策清单(第一批)》包括2024年新推出政策和2023年政策清单中延续执行的政策两部分内容,共79项。其中,2023年政策清单中延续执行的29项政策, 包括:设置不低于50亿元的再贴现专项额度,对供应链票据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推动供应链票据加快发展。省财政统筹资金,对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内应收账款确权金额前10名和同比增速前10名的产业链核心企业、商业汇票签发量前10名和同比增速前10名且现金支付比例不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的产业链核心企业、供应链票据签发量年度前20名的产业链核心企业,以及直接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的机构、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给予资金奖励。

在上述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山东高速集团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支持其权属单位通汇资本积极向上海票据交易所申请接入供应链票据平台,以票据科技创新深化大型国有企业产融结合,践行社会责任,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众所周知,在山东省经济结构中,大中型企业占比较大。其中,国有大型企业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供应链核心企业角色,其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将自身的优质商业信用充分传递至产业链中庞大的中小微实体企业,盘活中小微企业因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服务而形成的应收账款资产,进而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难题,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而在服务大型国有企业方面,通汇科技平台针对国资委在司库体系建设中对“票据信息的动态采集、可视监控和兑付预警”的具体要求,结合供应链票据“账户统筹管理、链路实时可查”的产品特征,在统一核心企业诸多产业链企业用票环境的同时,优化了供应链票据账号与企业资金结算账号的“一对多绑定”服务,确保企业在不改变此前资金结算开户行的情况下,根据自身需要调动任意已绑定的银行账户完成供应链票据业务中的有关结算操作。

通汇科技平台除包含供应链票据签发、背书、贴现、提示付款等主要业务功能外,综合运用了企业信息认证、OCR图像识别、数字证书及电子签名等先进技术,并对接国税发票信息系统、核心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地方财政支付系统等数据,针对各产业链多元化用票场景,实现了企业票据业务操作与供应链信息的智能化匹配,从技术层面为平台的合规化运营和风险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通汇科技平台为核心企业提供了业务办理入口的场景化部署以及票据流转全链信息的管理后台,助力其司库管理体系的建设,为所在区域的数字经济活跃提供了新动能,形成了供应链票据应用推广的“山东模式”,以“走在前、开新局”的奋进姿态书写以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站式”融资服务提升供票融资可得性、便利性

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发〔2023〕15号),在“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当中提出了“规范发展小微企业供应链票据、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等业务”。

供应链票据这一创新产品的初衷,就是将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业务流程嵌入供应链场景,最大限度为用票企业创造便利。作为新一代票据系统的第一期产品,供应链票据率先实现了“可找零”,最小计价单位为0.01元。 通汇资本向产业链企业重点推介了这项功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例如,针对以山东高速集团为代表的大基建行业的产业链特征,充分运用供应链票据率先实现可找零功能的便捷支付属性,以活跃票据流转推动大基建行业企业的“清欠”,落实对各级中小微企业的及时支付。

通汇科技平台上供应链票据活跃的拆分流转,使得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持有小额票据办理融资的比例不断提升;其从供应链票据的应用场景出发,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取得实效。从通汇科技平台2023年度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年共发生5538笔供应链票据贴现业务,其中金额在20万元以下的占比34%、20万元至50万元的占25%,50万元至100万元的占比16%。

上述数据一方面从实践上印证了供应链票据对中小企业小额融资的支持深度,另一方面也显现了小额票据融资线上化程度提升的必要性。 通汇科技平台在发展初期即向合作的商业银行在平台开通了“机构客户端”,使其能够将商票贴现的办理信息直接展示给持票企业,从而解决了中小企业商票融资时市场供、需两方面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了票据融资可得性的同时,也使核心企业增强了统筹管理资金与授信的能力、使商业银行增加了线上获客的效率,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

为压降商业银行在受理小额供应链票据融资时的人工成本,通汇科技平台还积极与部分商业银行系统进行了专线接通,将其线上贴现业务流程嵌入到供应链科技平台,实现了企业在通汇科技平台的“一站式”融资服务办理。此类业务模式创新破解了中小企业小额票据“融资难”的问题,以科技金融的方式有效提升了供应链票据的融资可得性、便利性。

供应链管理及服务平台创新实践总裁线下课

在产业生态升级中,产业与金融的融合是及其重要的现代服务创新,主要组织者包括:大型链主、产业组织者、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其他类金融和金融科技公司等。

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领域实战总裁教练文健君教授曾表示,在今天的新时代下,数字技术、平台模式产生了一种新的产业范式变革,其中两个最底层的变化就是数字经济以及由数字技术所催生的平台模式。

为帮助大家找到供应链管理及服务平台创新落地路径,我们计划于5月31日-6月1日,在深圳开设供应链管理及服务平台创新实践总裁课,邀请万联网金牌导师、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领域实战总裁教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项目专家【文健君】老师坐镇授课,带你明确进阶路径、培育供应链服务能力、夯实内控体系、强化团队建设、实现轻松展业。感兴趣的朋友扫码报名吧~

为尽可能兼顾学员们的学习需求,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先生及教务组,联合文健君老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多次调整更新,着重加强供应链服务创新路径、内控要点、人才建设、外部合作等方面内容,使得课程兼顾实操和理论。

新闻素材来源:汇通资本公众号以及金融时报《通汇资本:供应链票据深化产融结合 助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万联网综合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小雨点集团董事长谢立斌:重庆,我的“初心”实现之地
下一篇:千亿级产业园区三亚CBD: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4+2”现代服务业体系!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