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商白酒董事长李文通:解码酱香酒成为可信资产的底层逻辑与实践路径
导读:3月27日,由万联网主办,中企云链、深度数科、中诚信征信、高达软件、金网络、工品牛、合合信息、中晟供应链、中数智创、中仓登等合作伙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厦门市现代供应链联合会、前海产业智库等机构鼎力支持的“2025第十二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
从一粒粮到一瓶酒,如何实现其全链路溯源?贵州省遵商白酒交易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遵商白酒”)董事长李文通就“酱香酒成为可信资产的底层逻辑”带来酱香酒赛道视角的深度分享。他指出,未来酱酒渗透率或达60%。在过去的五年里,遵商白酒以"可信资产"为目标构建全链路溯源体系,覆盖从研发,到基地的收储、仓库验收,包括制曲、酿造、勾调、罐装、销售等,引入银行金融风控体系实现,"四流合一"(信息流、订单流、发票流、物流)与资金监管,使每一瓶酒都能实现"品质可证、价格可信、流通可追溯"的资产化升级。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内有删减,供业内人士参考。
李文通:各位嘉宾、各位专家、朋友,下午好!我是贵州省遵商白酒交易市场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文通,很荣幸今天能跟大家一起分享酱香酒可信资产的话题。
在白酒市场中,酱香酒凭借独特风味占据重要地位,更因其具备天然的金融属性,备受投资者青睐。一瓶优质酱香酒的诞生,需历经漫长且复杂的过程。生产周期长达一年,期间要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等繁琐工序。从生产到终端消费市场,至少需要 3 到 5 年时间。不仅如此,酱香酒酿造原料消耗大,平均 5 斤粮食才能酿出一瓶酒。得益于工艺的复杂和时间的沉淀,优质酱酒每年自然增值率可达 12%-15%。
然而,酱香酒显著的时间价值,却成为众多中小型酿造企业难以承受的负担。今年,酱酒行业面临重大危机,约 70% 的酱酒生产企业濒临停产。由于资金链断裂,许多酒企无法按时支付货款,对供应商屡屡违约。这直接导致酒粮严重滞销,仓库积压如山。与此同时,大量窖池闲置,曾经热火朝天的酿酒车间变得冷冷清清,众多酿酒工人被迫下岗。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给酱酒产业的供应链、生产环节以及就业层面,都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严重阻碍整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酱酒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酱酒这些年的产业以及数据情况。从2020年至2024年,酱酒销售收入从1150亿元增长至2400亿元,增幅接近60%;利润从630亿元增长至970亿元,增幅接近50%。酱酒占白酒的比例从8.1%提升至15.7%,增长了接近90%。目前,所有的产业由于产业数据化、供求信息等问题,导致整个产业发生周期性的问题。
当前虽然是酱香酒发展的至暗时刻,但也是酱香酒的破局之势。从产能层面来看,2025 年酱香酒产能出现明显萎缩。依据产业协会披露的数据,产能收缩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显现。预计到 2029 年,酱香酒市场供应将出现高达 41 万吨的缺口。这一缺口不仅预示着市场供需关系的重大转变,更将为酱香酒行业创造新的发展空间,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契机。
二、发展与实践
在过往五年间,团队扎根酱酒产业链,围绕产业链源头环节展开布局。从酒企上游原料供应链切入,针对粮商在粮食收储和存储过程中的资金难题,联合金融机构,为酒粮商提供灵活多元的金融解决方案,缓解了粮商资金周转的难题,帮助酒企稳定供应链,应对市场的价格波动。酱酒产业链里头部酒企凭借市场主导地位,在供应链协同层面过于强势,未能切实发挥核心枢纽的关键作用。通过“订单准入,资金闭环”的金融产品创新,开创了 “脱核” 供应链金融模式。
2024年,我们将产业链金融延伸到酱酒端,希望能够帮助贵州一些酿好酒的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但其实,在业务推进过程中,我们察觉到中小酒企融资需求的痛点,并非单纯的融资渠道匮乏,盘活存量基酒资产才是当务之急。去年 12月份,我们联合中国仓协以及中仓登,在遵义举行了关于酱香酒金融创新发展大会,多位资深的金融专家为酱香酒创新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发布了酱香酒数字资产的蓝图。酱香酒数字资产是基于国家仓单标准,通过建立底层的登记、存证、货权管理基础设施,确保实现仓、货、权、单的一致性和权属清晰。把酒企存量的优质基酒通过进入国企可信仓,办理货权登记,给每一坛酒建立货权档案。实现了“物的可信”。标准的电子仓单,可在金融机构办理质押。同时质押在库的基酒,拆分成小份额的数字提货权凭证,面向B端经销商,及C端消费者。经销商销售回款到货主的指定账户,归还货主贷款后,银行向经销商释放货权。以销还贷,不仅减轻了酒企的资金压力,也为经销商提供了低风险的投资机会,实现供应链各参与方的互利共赢。
在酱酒产业迈向金融化的进程中,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对破解产业金融化瓶颈起着关键作用。酱香酒凭借复杂独特的酿造工艺,衍生出丰富多样的风味,加之众多品牌林立,市场价位跨度极大,一直被金融机构视作非标品。这种非标特性致使金融机构难以对酱香酒价值做出精准评估,出于对风险管控的考量,不少金融机构对涉足酱香酒金融业务望而却步。
为重塑酱香酒价值的可信度,搭建起酱酒产业与金融领域沟通的桥梁,我们联合行业协会、科研院校、金融机构,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搭建酱香酒可信数据空间。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度剖析产业特性,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前沿技术,构建了一套科学、精准的酱香酒成本算法模型。
该模型从年份,原料,生产工艺,勾调工艺,人工成本,排污费,水电煤等多个维度出发,精准推算出酱香酒每斤的酿造成本,并生成详细的书面评估报告。当金融机构接受酱香酒基酒或成品酒作为质押物发放贷款时,依据该模型与评估报告,可对质物价值进行准确评估,进而确定合理的贷款额度。这不仅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也为金融机构开展酱香酒金融业务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推动酱香酒产业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三、创新与融合
酱酒行业的可信数据空间从一颗粮到一瓶酒的全生命周期上链,从种植阶段的耕种管收 ,粮食仓储、物流 ,到制曲、酿造,全过程溯源管理,实现每瓶酒的产业溯源、金融溯源、数据溯源过程。数据采集上链、交互验证、数据加工分类、数据治理、 数据运营,建成了产业数字金融接口,组织产业链上上下游企业,第三方机构纳入可信数据空间的节点企业。通过各节点企业信息流、订单流、发票流、物流数据交叉验证,共同构建酱香酒的可信数据空间,为酱香酒产业数字化搭建核心基础设施。
当下,酱香酒产业虽然已形成一定的标准体系,可查询的标准共计 12 个,其中国家标准 3 个、团体标准 5 个。然而,现有标准侧重于规范生产流程与产品质量,没有一个能为金融活动提供针对性价值参考。在酱香酒产业与金融领域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酱香酒资产的价值评估、融资质押、投资决策等需求日益迫切,急需一套能够全面、准确反映酱香酒价值的标准体系。因此,建立酱香酒的可信价值体系,需从完善产业标准入手。
我们团队联合行业专家、金融机构与头部企业,对酱香酒产业链进行深入调研,将标准细化到原料评级、生产、存储、流通等各个环节,共起草了 15 个行业标准。在原料评级环节,从高粱、小麦的品种、产地、品质等维度制定严格的分级标准;生产环节涵盖酿造工艺、设备使用、人员操作规范等内容;存储环节对窖藏环境、时间期限等做出明确规定;流通环节则涉及物流运输、销售渠道管理等方面。
未来,这套全新的标准体系将成为酱香酒资产价值评估、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不仅能为金融机构开展酱香酒相关金融业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降低金融风险,还能推动酱香酒资产的规范化、标准化交易,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助力酱香酒产业与金融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注*:以上内容根据万联网主办的“2025第十二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嘉宾现场速记整理而来,未经嘉宾审阅,仅供行业人士参阅。
来源:万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