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规模崇拜,拥抱质量增长!从2025三季报看中国5大供应链巨头竞争新逻辑

万联网 , 毛莉 , 2025-11-02 , 浏览:219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收官,作为中国经济毛细血管的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几家龙头上市公司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答案可谓冰火两重天。

根据已经发布2025年三季报的中国前五大供应链上市公司(物产中大、厦门建发、厦门象屿、厦门国贸、浙商中拓业绩,其中:一边是物产中大净利润突破30亿、厦门象屿利润增速超80%的亮眼业绩,厦门建发在供应链板块营收与利润都实现了稳步增长;另一边则是厦门国贸、浙商中拓净利润下滑的挑战。五家龙头企业的三季报,清晰地勾勒出行业在复杂宏观环境下加速分化的新格局。

业绩分化:从“规模竞赛”到“质量比拼”

当单纯的规模增长不再是灵丹妙药,企业内在的经营质量便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物产中大无疑是本报告期的“盈利之王”。其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0.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87%,其净资产收益率(ROE)也提升至7.38%,展现出卓越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运营效率。

厦门象屿则扮演了“增速黑马”的角色,其归母净利润同比猛增83.57%,其中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达9.19亿元,环比增长60.71%,显示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这不仅得益于铝、农产品等核心品类盈利改善带来的毛利率提升,更源于其出色的风险管控能力,实现了大额的资产减值冲回。

相比之下,建发股份在供应链板块保持了稳健发展,营收与利润都实现了稳步增长,但其整体业绩受到了房地产业务的严重拖累。

浙商中拓则陷入了典型的“增收不增利”困境,在营收增长15.90%的同时,净利润暴跌47.51%,扣非净利润更是出现负值。

厦门国贸虽然营收利润双双下滑,但经营现金流净额达到17.74亿元,显示出经营质量的改善。

战略分野:全球化、产业链深化成制胜关键

业绩分化的背后,是企业发展战略和执行力差异的直接体现。

建发股份正加速其“中国式商社、全球化建发”的布局。尽管整体承压,但其供应链业务本身实现了超23亿元净利润,前三季度海外业务规模达94.64亿美元,同比增长23.24%,在咖啡豆、乳制品等新赛道的开拓成效显著;公司主要大宗商品经营货量超1.5亿吨,多个核心品类市占率保持行业领先。

厦门国贸则选择了“做优做精”的路径。业务量企稳,公司营收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部分核心品类货量同比、环比均有所提升;产业链持续深化,公司公司在青岛港落地的首个铁矿配矿项目、投建涤纶长丝项目、获批纸张交割厂库资质等动作,都表明其正从传统的贸易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深度转型。

物产中大凭借"一体两翼"战略驱动增长,在稳固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主体的同时,金融服务和高端制造两翼协同发展。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提升至7.38%,资产运营效率持续优化。

厦门象屿是本周期中业绩弹性最显著的企业,其业绩爆发主要得益于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加强风险管控,实现了毛利率的显著提升,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增1282.30%,至71.24亿元,资金运用效率大幅改善。

浙商中拓的状况则敲响了警钟。在营收保持双位数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大幅下滑,甚至在三季度出现亏损,暴露出毛利率严重下滑、巨大的现金流压力问题。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24亿元,这与同期1.9亿元的净利润形成巨大反差,表明账面利润并未转化为实际现金流入。

行业展望:供应链竞争进入“深水区”

综合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头部大宗供应链企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了质量、效率和风险管理的综合比拼。

这五份三季报,揭示了一个核心趋势:大宗供应链行业的竞争已进入“深水区”,未来的赢家必然是那些能够同时驾驭业务全球化、服务产业链、运营数字化和管理精细化的综合性选手。

未来,随着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持续重构,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控制风险并不断创新的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其竞争优势。对于投资者而言,在阅读这份成绩单时,目光也应从营收规模的表象,移向净利润的质量、现金流的健康度以及业务结构的韧性。

正如一位行业分析师所言:“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而现在,正是检验各家‘泳技’的关键时刻。”

当前,行业的分化已经开始,龙头们的排位赛,正变得愈发精彩。

注:以上分析基于各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公开数据。

来源:万联网综合整理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无)
下一篇:重磅!央企供应链科技公司金网络完成B+轮融资,携手河南国资巨头打造“央地共建”产业升级新范式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