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建投邢海平:建投产融“双百战略”——赋能平台公司转型发展

万联网 , 万联网整理 , 2021-04-05 , 浏览:8467

(邯郸建投集团董事长邢海平)

 

万联导读:2021年3月30日,由万联网主办的“CSCFIS 2021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线下会议+线上直播联动的方式展开,邀请了国内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专家及企业家线下聚首,聚焦后疫情与强监管下的供应链金融,围绕“合规·数字·融合”展开深度研讨。

 

 

会上,邯郸建投集团董事长邢海平以“地方国企视角下的‘地方特色产业+产融科技平台+资产转换’实践”为主题作了精彩分享。以下内容由万联网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而来,略有删减,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邢海平:今天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们的做法。声明一下,有些做法是我和团队一起做的,但是里面有些观点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我所服务的机构观点。

 

今天的题目是“建投产融‘双百战略’——赋能平台公司转型发展”。双百战略是我们提出来的目标:要服务中国100个细分产业、赋能100个地方国企的转型。像前面两位嘉宾提到的,我一直坚信产业为本,金融为器。如果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肯定是不能长久存在的。

 

邯郸建投集团成立于1994年,2016年初我到建投集团工作,于2018年1月22日由邯郸市建设投资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2018年我首次并购了一个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同时我们的注册资本达到16亿元,总资产去年底286亿元,“十四五”期间我们争取达到500亿元。

 

(图1)

 

这是我们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在深圳启动的建投产融平台(编者注:见图1),定位就是“产业互联网+供应链平台”目的是以数据赋能金融,金融服务产业,促进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目标是服务100个细分产业升级,赋能100个地方国企转型,开启未来产业互联网+供应链的新体验、新模式、新思维。

 

 

一、数据引领产融结合

 

 

 

邯郸建投集团2016年开始在深圳布局,现在三个子公司的基本团队都在深圳。我们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使命就是为振兴民族产业服务;愿景是:以客户为中心,以资本为纽带,携手合作伙伴,重构产业生态;核心价值观是:产业为本、科技为魂,数字引领、重塑未来。

 

这个背景就是,中国有很多块状经济、很多产业集群。通过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公布的产业集群就有174个,实际上可能更多一点。但是这些产业存在的问题就是产业分布不均,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同质化、拼价格、竞争激烈。这些中小企业两头受气,上游很强势,下游也很强势,中间层利润薄、供应链管理水平低,产业协同不够,融资难。大家都说现在问题是产能过剩,我个人认为产能过剩是一个伪命题,大而不强才是现实。

 

金融机构方面,传统的商业银行主要和大企业合作,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偏向不动产抵押贷款,很难真正服务到中小企业。我们说互联网颠覆了什么呢?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无论是信息互联网、消费互联网,还是当前正在兴起的产业互联网。市场经济的核心逻辑就是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于客户。那么,传统银行以客户为中心了吗?可能对大企业要好一点儿。我经常说,以前银行的柜台都很高,现在柜台放低了,但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标准并没有放低,银行偏好以不动产抵押为主的当铺式融资,如果不从根本思路上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我们建投产融平台的逻辑是什么呢?第一步,通过第三方机构合作,获取企业的基础数据;第二步,通过交易(发票)、交付(物流)、支付(商票)三个环节,获得企业交易数据;第三步,通过设备数据交换,实现生产数据的可视化;第四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完成对企业的精准画像,通过保理、票据、供应链等工具,完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现在我们基本完成了第二步,正在走第三步。还有我们去年集团实施的数据中台战略,将数据、资金、运营、风控全部纳入中台管理,让前台“战斗员”能够及时得到“炮火”的支援,以便更好地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产业互联网推动产融结合,我个人理解产业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就是:提升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竞争力。中国产业已经进入存量时代,出于市场竞争需要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产业互联网逐渐兴起。产业互联网对产业的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的,其商业逻辑是:扶持一批,淘汰一批,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加垄断利润,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与竞争力。所以,我们的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以资本为纽带、携手合作伙伴,重构产业生态。


二、资本推动产业升级

 

我们的产业互联网计划路径是:第一步,通过供应链服务入手,获得企业交易数据,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第二步,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生产设备数字化,通过共享制造,解决设备利用率低下问题。我们去过生产企业的都知道,目前生产企业设备利用不足的问题是很大的问题,通过共享制造解决设备闲置问题,再通过大数据技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第三步是挖掘产业大数据,通过细分行业指数,取得行业定价权及话语权,再通过产业协同,提升产业链的运营效率与创新能力,进而提升整个产业市场竞争力。

 

(图2)

 

这个是我们在当地做的一个标准件产业的尝试(编者注:见图2)。目前,我们着重帮助这些生产企业解决流动资金问题,主要通过与资金方的有效链接,包括金融机构的有效对接,帮助金融机构解决企业的实时数据采集问题。

 

目前,我们“建投产融”上线的平台,已经基本上做到了3.0版本。已经打通了企业的基础数据,通过交易、交付、支付数据采集,实现了交易数据线上化。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数据整合,经过一个漏斗型的数据筛选,提供给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机构实现资产证券化,打通资产—资金—资本三个环节。

 

去年,上海票据交易所推出了供应链票据,人民银行出台了《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这是一个有益的创新,也是一个很大的机会。我看过一些资料,在欧美国家,商业信用的规模是大于银行信用的,但在中国却过分依靠银行信用。我在多年前就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是县级农商银行的银票,一个是中石油或中石化的商票,哪个信用级别高呢?按现代金融逻辑看来,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我记得人民银行关于商业承兑汇票过出台三个文件,其中银发〔2016〕224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强制推行电子商业汇票,同时提出少发货币,多用票据。在现有金融工具中,同时具有支付和信用两种功能的就是商业汇票,企业的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某种程度上就是企业的电子货币。我个人认为中国以商业承兑汇票为载体的商业信用一定会做起来的,标准化票据产品一定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很大的变革。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个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他们的逻辑就是商业银行干商业银行的事,投行干投行的事,分业经营。但是在60年代就出现了投行逐步通过商业票据进入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现象,90年代的时候,格拉斯法案正式废止,投资银行通过商业票据进入了商业银行流贷市场,实现了混业经营。

 

(图3)

 

三、携手合作 重塑未来

 

 

我们现在提出来一个1+4战略联盟构想(编者注:见图3),即地方国企联盟+商业保理联盟、融资租赁联盟、供应链服务联盟、绿色建筑联盟,同地方国企推进战略合作。我今天提出一个目标:100家地方国企、100家商业保理公司、100家融资租赁公司、100家供应链服务公司、100家绿色建筑公司,大家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绿色建筑联盟的目标就是新基建,全国建筑市场每年大概有12万亿的规模,每个二三线城市建筑体量一般也在500~1000亿左右。如果说切入细分行业有一定难度,那么建筑行业的切入相对是比较容易的。

 

目前,地方国企面临市场化转型的难点在哪里呢?这其中市场化的营业收入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多数地方国企的财务报表表现为几百亿的资产、几个亿的营业收入、几千万的利润。过去靠背后的政府资源,能够得较高的信用评级,替政府融资。现在国企不允许替政府融资了,要加快市场化转型,就必须降低来自政府的收入,提高市场化的收入比例。我们的模式就是通过双方合资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提高市场化营业收入比重,优化企业财务报表,提高市场化融资能力。目前我们的合作伙伴第一类是细分产业的B2B平台,第二类是券商,第三类是地方国企。

 

我个人2016年从政府到企业工作,当时对未来经济趋势不敏感,2018年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加深了我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关注,我们做投资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趋势的判断,在未来的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的机会。近几年我对经济形势的提前预测,2018年是去杠杆、资金荒,这是事后总结,2019年是下岗潮、资产荒,2020年是稳增长、负利率,2021年是双循环、数字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前40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城镇化”。在这期间,数亿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所有的产业机会都与城镇化有关,比如房地产、建筑、汽车、家电、家装市场、高速铁路等。目前,城镇化已近尾声,下一步是什么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数字化”,整个经济的数字化一定是未来20-40年的发展方向和投资机会,如果认识一致、战略正确、措施得力,中国在数字化方面就一定会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同台竞技。

 

最后,我还是希望和大家携手合作,共同为振兴民族产业服务。谢谢。

 

拓展阅读:

 

57家企业当选!“2021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优秀企业”系列榜单正式公布

 

创新在线化生态与知识融合 《中国供应链+票据生态与知识图谱(2021)》正式发布!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由万联网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而来,略有删减,未经嘉宾审阅,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盈佳信联CEO张远:以“连接+信用输出”逻辑践行一条新的普惠金融道路
下一篇:e签宝高三玉:区块链合同 构建互相信任、高效协同供应链金融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