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史上最大资金骗局余波未了!因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和财务造假被ST,国瑞科技及其责任人合计被罚480万

万联网 , 毛莉 , 2024-05-28 , 浏览:3243

时隔三年,A股史上最大资金骗局——专网通信案,余波未了,再起波澜:上市公司国瑞科技近日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虚增收入及利润等财务造假被处罚。

近年来,因卷入隋田力“专网通信案”被处罚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10多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处罚或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另外,部分上市公司已退市或准备退市中。

5月19日晚间,常熟市国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瑞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5月17日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明,国瑞科技存在以下违法事实:一、国瑞科技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情况;二、国瑞科技2020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情况。对此,中国证监会对国瑞科技处以200万元罚款,对相关责任人员罚款共计280万元。

 

卷入"专网通信案"被ST,国瑞科技及其责任人处罚落地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9年起,国瑞科技开始开展专网通信业务,涉及的上下游公司中,部分公司是隋田力控制的公司,部分公司开展的专网通信业务由隋田力控制。经查,国瑞科技参与的隋田力主导的专网通信业务是虚假自循环业务,无商业实质。

 

其次,通过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国瑞科技2020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26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8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4025.77万元,虚增收入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39.61%,虚增利润总额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49.68%。

证监会指出,对于上述异常,时任国瑞科技董事长的郦几宁、时任国瑞科技总经理的龚瑞良、时任国瑞科技副总经理的陆国良、时任国瑞科技董事会秘书的王东、时任国瑞科技财务总监的任增强,均未充分关注,未能发现和阻止国瑞科技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未勤勉尽责。同时,五人均在国瑞科技2020年年报上签字。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中国证监会拟决定:对国瑞科技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对郦几宁、龚瑞良、陆国良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对王东、任增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国瑞科技表示,将深刻吸取本次经验教训,进一步对照上市公司规范治理和国资国企监管要求,严格遵守上市公司和国资国企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内部治理的规范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积极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

同日,国瑞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于5月20日停牌一天,5月21日起,股票简称也戴上了“ST”的帽子,由“国瑞科技”变更为“ST瑞科”。

连续三年亏损,超3亿业绩补偿款难收回

公开资料显示,国瑞科技位于常熟市虞山镇高新技术产业园青岛路2号,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船舶电气及自动化控制设备供应商,主要提供船舶低压配电产品系列、中压产品系列、电源产品系列、自动化及控制设备产品系列、舰船用开关产品系列,并提供船舶电气成套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与售后服务。

 

对于此次被罚,国瑞科技表示,本次处罚系因公司2019年开展的专网通信业务在2020年年报确认收入及相应利润,从而导致公司2020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纳入国资监管以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法人治理机制建设和依法合规经营工作。公司将深刻吸取本次经验教训,进一步对照上市公司规范治理和国资国企监管要求,严格遵守上市公司和国资国企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内部治理的规范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积极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国瑞科技称。

万联网注意到,在被查出开展专网通信业务前的2020年,国瑞科技已完成易主。2020年8月,龚瑞良及其控制的苏州瑞特向二轻集团转让国瑞科技股权,二轻集团由此成为国瑞科技的控股股东,浙江省国资委成为国瑞科技实际控制人。

不过,易主次年,自2021年5月底A股专网通信造假案事件曝光三年以来,国瑞科技徘徊在业绩低谷。同花顺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国瑞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2.74亿元、1.96亿元,同比增长-42.78%、24.66%、-28.5%;净利润-2.68亿元、-46.53万元、-2313.47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1亿元、-798.79万元、-4588.13万元。三年间,国瑞科技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累计分别亏损2.91亿元、3.25亿元。

其中,国瑞科技2021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净利润为-2.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68亿元,202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为325.1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1亿元,这中间包含了因专网通信业务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额为-2.09亿元(因专网通信业务导致21年度计提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1.48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844.63万元,并相应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3696.9万元,最终导致当期净利润减少2.09亿元)。
2023年7月25日,国瑞科技公告称,公司于当年5月8日收到龚瑞良向公司支付的款项500万元;于当年7月21日收到龚瑞良和瑞特投资支付的业绩补偿款共计1亿元整。同年10月27日,国瑞科技披露调整股东业绩补偿款支付期限的公告称,鉴于业绩承诺期间,专网通信业务暴雷等事项对公司经营业绩的不利影响超出了业绩承诺方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的预见能力和履行能力,因公司前期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业绩承诺人龚瑞良通过股票转让获取资金暂时受限,在短期内难以变现足够的资产以履行补偿款支付义务。为了保障业绩补偿款的顺利支付及公司业务的平稳持续发展,维护上市公司整体利益,经友好协商,各方就龚瑞良与苏州瑞特应支付国瑞科技补偿款支付期限相关事项,达成了《补偿协议》。此次业绩承诺调整完成后不得再次变更承诺内容。

据此,补偿协议约定分三期支付补偿款及利息。国瑞科技公告显示,截至该公告披露日,龚瑞良和苏州瑞特已向公司支付第一期补偿款1.05亿元,剩余补偿款合计3.39亿元,其中第二期补偿款约定为本次协议生效之日起12个月内支付1亿元,《补偿协议》存在补偿款提前到期相关条款。

对此,深交所下发问询函,要求国瑞科技结合相关方履约能力、信用状况、股票质押情况等,说明截至回函日的业绩补偿款回收情况,是否出现潜在不利变化导致触发补偿款的提前到期相关情形,补偿款的可收回性,公司已采取或拟采取的保障措施及其有效性。同时,公司被要求详细说明业绩补偿款相关会计处理以及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不过,今年一季度,国瑞科技业绩有所改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5.25万元,同比增长19.64%;同期扭亏为盈,归属净利润7.04万元,同比增长101.21%。

2023年,受到市场竞争愈趋激烈、外部环境变化以及本年度处于公司管理层重大变动之年等多重因素影响,国瑞科技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有所下滑;公司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相比于上年增加较多,导致公司亏损幅度相应扩大。

被罚后,国瑞科技称,截至公告披露日,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公司财务状况整体良好。今年以来,公司在继续大力开拓高端船舶配套及新能源船舶业务的同时,积极布局核电、风 电等新能源领域,一季度新接订单较上年同期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同时,国瑞科技还披露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二轻集团计划自2024年5月21日起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累计增持股份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含本数)且不超过5000万元(不含本数),累计增持比例不高于总股本的2%(588.4690万股),增持价格不高于10元/股。

A股史上最大资金骗局

 

所谓"专网通信",是为政府与公共安全、公用事业和工商业等提供的应急通信、指挥调度、日常工作通信等服务。和公网相比,专网的不同之处在于涉密,可以不公开招标,可以不对外披露。时间线往回拉。2021年5月30日,上海电气引爆专网通信“首雷”,血亏83亿元,随后的几个月里,暴雷大军迅速扩大:宏达新材3.72亿、瑞斯康达11.95亿、国瑞科技2.65亿、汇鸿集团5.51亿、凯乐科技37.28亿、中利集团29.39亿、康隆达3.02亿,其他还有ST华讯、ST新海、宁通信B、航天发展、合众思壮、浙大网新……仅上述企业,预计整体损失超过900亿元,堪称“A股史上最大资金骗局”。

 

 

同年7月27日,上海市纪委监委宣布,上海电气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电气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建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上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8月5日晚间,上海电气执行董事兼总裁黄瓯跳楼自尽,不幸逝世。

董事长被抓,总裁跳楼自杀,这么魔幻的事情也让“专网通信”案走进了大众视野,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一个以“专网通信业务”为假面的融资性贸易网络也渐渐浮出水面。而“A股史上最大资金骗局——专网通信案的操盘手,就是隋田力。

 

在隋田力织就的“专网通信”骗局里,实质是在开展自循环业务。国资企业基于其信用背书,先向上市公司支付合同总金额的10%作为预付款,上市公司再从隋田力指定的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并预付100%款项。上市公司作为出资方,以垫资方式提供资金,以可组织的资金规模确定订单量,利润空间提前确定且基本恒定。

营业收入、利润猛增,经营现金流却大量流出,预付款、应收款也同步骤增,是不少涉及“专网通信”案件上市公司的共同特征。业内人士分析,这属于融资性贸易的典型表现。

对于这种玩法,当生意好做的时候,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一旦经济形势有所变化,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乃至大爆雷。

涉 “专网通信案”,10多家上市公司遭处罚

众多“合理”因素的堆叠,也让隋田力的盘子越玩越大,而被其围猎的上市公司,都是一片狼藉,形成巨额坏账,或遭遇ST,或收到年报问询函、监管函。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以来,已有包括宏达新材、合众思壮、凯乐科技、瑞斯康达、康隆达、新海宜、华讯方舟、航天动力8家上市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包括国瑞科技、江苏舜天2家上市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上述公司财务造假,均涉及隋田力专网通信业务。
2024年3月18日,*ST新海(原新海宜)发布公告,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决定,自3月2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此前,同样关联隋田力专网通信造假或隋田力本人的上市公司华讯方舟、凯乐科技、泽达易盛均已相继退市。
今年以来,监管多次强调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零容忍”,并发布系列监管政策严防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此前,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在3月15日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监管将重点打击五类财务造假行为:一是长期系统性造假和第三方配合造假,对于造假的策划者、协助者,都要严肃追责,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二是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行为。要坚决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混进来的要坚决清除。三是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随意调节利润的财务“洗澡”行为。四是通过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进行造假的行为。五是在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掏空上市公司过程中伴随的一系列造假行为。
近年来,央国企通过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进行造假的行为屡见不鲜。为此,去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还特意发布了《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贸易管理严禁各类虚假贸易的通知》,业内简称为“十不准”。“十不准”文件发布后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不仅仅是中央国企,还包括地方省属国企、市属国企、区县属国企。为什么这份文件会受到这么多地方国企关注呢?因为如果严格按照文件来执行,国企两头在外的很多贸易业务很多都要停掉,影响着实太大了。
那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央国企做好业务合规、做好自检自查、规避陷入循环贸易、虚假贸易的陷阱、实现业务转型?怎么建立完整的内控体系,防范掉进如上海电气和雪松事件、300亿承兴案类似的局/坑?国企民企怎么有效合作,兼并收购、合资、代运营、业务中介当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产业集团、物流集团、园区管理、铁投/城投/交投/港投、金控、金融科技、产投等具备不同资源禀赋的国企该如何创新升级供应链服务,路径有何选择?传统贸易商怎么培育六大供应链业务能力,实现从贸易商到供应链管理公司转型?……
为助力企业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计划于5月31日-6月1日,深圳组织第17期产业数字化与产融创新高级研修班第3课——供应链管理及服务平台创新实践总裁线下课,邀请中国人民大学MBA/EMBA/CMPM课程兼职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项目专家、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领域实战总裁教练【文健君】老师坐镇授课;届时,他将结合供应链金融风险典型案例“专网通讯”案、雪松控股暴雷案、承兴诈骗案等,为大家讲解供应链金融风险中典型的融资性贸易特点、判定原则与需要特别关注的点以及国资企业合规与融资性贸易中的死亡三角形与合规性等问题,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带领大家找到供应链老板找到供应链管理及服务平台创新落地路径,建立体系业务架构和完整的内控体系等,感兴趣的朋友扫码报名吧~

 

相关链接扩展:“专网通信”大案主角隋田力被罚1000万!ST宏达信批违法涉隐瞒实控人等“三宗罪”

涉“专网通信”造假,老牌央企5年虚增营收38亿,开展融资性贸易和“空转”“走单”等业务,航天动力及多名相关责任人被罚

来源:万联网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建议收藏丨供应链贸易合同被认定无效后,法院会怎么判定借贷合同的效力问题?
下一篇:建议收藏丨供应链贸易合同被认定无效后,法院会怎么判定借贷合同的效力问题?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