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全国城投公司总资产榜第5,山东这家大型国企城投旗下供应链金融平台正式上线!

万联网 , 毛莉 , 2024-06-06 , 浏览:2533

据青岛城投公众号消息,近日,青岛城投集团旗下城金集团搭建的“青投易融通”供应链金融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并实现首笔供应链金融保理业务的成功落地。


(平台交易结构图,图源青岛城投微信公众号)

构建新型金融服务和业务发展生态

据万联网了解,青岛城投城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青岛城投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简称“城金集团”)隶属于青岛城投集团,成立于2014年12月5日,现注册资本55亿元,是山东省内首家拥有双AAA主体信用评级的类金融公司;2022年10月,“青岛城投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城投城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城金集团业务主要涉及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民间资本管理、商业保理、股权投资等领域,已初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金融产业链体系。2023年,城金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62亿元,利润总额4.05亿元;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为955.53亿元。

近年来,城金集团主动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围绕金融服务业、股权投资和资本运营等综合金融服务,聚焦青岛市24条重点产业链及周边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与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及头部民企开展供应链金融合作。对接全市七大优势产业、十大新兴产业中与城投集团主业相关联、有交集的产业链条。开展定向营销,为产业设计并提供覆盖发展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贯彻落实青岛城投集团战略规划以及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发展的方针,城金集团顺应科技金融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各项业务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加快推动由传统金融向“产业+金融+科技+协同”现代化综合金融转变,构建新型金融服务和业务发展生态。在传统债权业务基础上推出产融e贷、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政采快易贷等特色产品,推进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充分满足各类企业及个人的融资需求。同时依托电子债权凭证供应链平台,链接核心企业、供应商和资金方资源,建立股债联动的综合金融业务模式,提供多元化综合服务和多样化资金解决方案,打造丰富、接力式、共建共生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助力青岛市产业投资。

据悉,“青投易融通”供应链金融平台是由城金集团所属青岛城乡建设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牵头,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可拆分信用流转凭证进行系统开发,可满足不同企业融资需求。

青岛城乡建设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注册资本为20719万美元,控股股东为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混合所有制企业,评级为AA+, 山东省融资租赁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经山东省融资租赁行业协会评定,公司按照2022年底资产规模排名是山东省前三强、青岛市第一的国有控股融资租赁公司。

在平台1.0时期,公司已经自投超过20亿元,服务超过500家中小企业客户。“青投易融通”供应链金融平台2.0版于2023年底成功推出,并于2024年5月实现首笔项目投放约1亿元,服务超过10家中小企业,预计2024年底前外部资金方投放突破10亿元。

平台2.0版在原1.0版本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拆分信用流转凭证2.0系统,整合了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商业保理、小额贷款等金融牌照资源,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扩展至核心企业供应链上的多级供应商,真正实现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使得核心企业供应链上更多中小企业更易于获得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服务,提升了供应链业务放款的时效性,实现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全线上化、智能化操作。

该平台落地的首笔业务以商业保理作为业务主体,基于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真实贸易背景,将核心企业对该供应商的应付账款转换为一种可拆分流转、可持有到期、可融资的数字债权凭证。供应商持有该数字债权凭证后,既可将凭证再次拆分流转,支付给其上游供应商,亦可将凭证通过平台向资金方发起融资申请,提前实现资金回流。

下一步,城金集团将持续推进金融业务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速服务新质生产力,为青岛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未来,“青投易融通”也将继续深耕供应链金融市场,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断迭代升级平台功能,以更优质的服务和更高效的运营效率,服务更多的中小企业,推动可持续产融发展,成为城投集团乃至青岛市国有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骨干力量,将更多国有优质金融资源导向中小企业,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青岛城投:公司资产总额排名全国第五

作为青岛市首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日前青岛城投城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母公司青岛城投发布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青岛城投实现营业收入442.02亿元,同比增长9.73%;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降4.31%;货币资金144.7亿元,同比减少27.68亿元。

截至2023年年末,青岛城投资产总额4276.15亿元同比增长3.04%;净资产1425亿元,同比下降3.95%;资产负债率66.75%,同比增长2.42%。

据悉,青岛城投成立于2008年5月,注册资本69亿元,由青岛市国资委全资控股,业务涉及产城开发建设、实业、交通运输、金融等板块,是青岛最重要的国有资产经营及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主体,也是该市最大的地方投融资平台。

青岛城投集团下辖的城市更新、交通发展、新能源、国际发展、金融控股、创业投资、产城、产业园、商业资产、地产投资、官路水库、青岛航空、数字科技等十三个直属公司,控股青岛控股(00499.HK)、青岛中程(300208.SZ)、青岛双星(000599.SZ)、锦湖轮胎(073240.KRX)等四家上市公司,持有青岛机场、青岛港、青岛农商行等国有企业国有股权。作为青岛市“两类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企业,青岛城投得到了青岛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2023年6月,青岛市国资委主任李蔚“空降”青岛城投,出任党委书记、董事长。2023年10月后,青岛城投陆续批准多家下属企业将所持资产公开挂牌转让,资产剥离出现加速趋势。

据“全国城投”公众号披露,“2023全国城投公司总资产情况、2023全国城投公司负债率情况及2023全国城投公司主体信用评级情况”等三大榜单正式发布。青岛城投集团以4160.53亿元资产总额(截至2023年9月)和AAA级主体信用评级荣登全国城投公司总资产榜第五名。

(图源:“全国城投”微信公众号)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城投近日发布的2023年年报,也是李蔚掌舵青岛城投后,后者交出的首份“成绩单”。

青岛城投集团坚持匹配政府战略、服务民生需求、提升城市价值“一条主线”,围绕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三个服务”,立足党建引领凝聚力、城市建设带动力、产业发展聚集力、改革发展创新力、企业经营管控力“五项能力”,高效推进官路水库、上合之珠、青钢片区、莱西南部新城、青兰高速、沈海高速、李村河等重点民生工程开发建设,有力保障芯恩半导体、奇瑞汽车、万丰飞机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加快布局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全面扛牢国有企业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器”和“压舱石”积极作用,转型成为匹配城市战略、适应未来发展的"新型城投”。

过去一年,青岛城投坚持实业立企,紧跟“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按照“场景资源化、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理念,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做强做大集团新能源产业;加快产业园建设,通过“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构建”,实现“投资带动产业、产业形成生态”,培育符合城投特点的产业生态圈;针对集团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和“多”的特点,充分利用规模优势,搭建城投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配合新基建,构建集团的数字产业。

74号文“十不准”监管本质上要求央国企开展供应链服务相关的业务时,一方面“不出风险”,且不能以“金融机构的手段”去控制、转嫁风险,要以“贸易商的手段”去承受并控制风险。另一方面“要有价值”,否则无法获得真实的业务流量,服务不了客户、掌握不了信息也就控制不住风险。

因此在“十不准”监管下,国企开展供应链服务除了要在制度流程、业务拓展、财务记账、合同签署、业务运营等方面做好整改外,还要在风控能力、培育新业务新增长能力方面给力,以彻底解决监管压力与发展问题。所以,为帮助更多中央企业、地方国企解决这个问题,万联网自2024年2月起,便精心组织5位实战专家,经过7轮打磨,形成第七期“十不准下,国企供应链公司合规整改、风控强化与保量增量专题培训”,期望借此能帮大家解决各种落地难题。

第七期课程将于6月14-15日开启,内容将在前六期200多家央国企500多位高管精英参训基础上做进一步迭代升级,由侧重应对审计、合规整改,升级为侧重风险控制与内控体系打造、以及模式创新、业务落地与增长,紧贴目前国企业务实际,解决当前的业绩考核需求、中长期发展问题。

课程核心话题如下,欢迎扫码报名~

1.如何做好制度流程+业务拓展+财务记账+合同签署+业务运营的全面合规整改?

2.如何做好内控,全流程风控、全员风控怎么实现?

3.如何避免掉进别人设计的融资性贸易、循环贸易骗局?

4.如何实质控货,怎么做才算“到位”?

5.如果真实业务场景中只能原地货转或直发怎么办?

6.“瞬时转移”的问题怎么解决?

7.具体什么情况下才能按全额法确认营收?委托加工如何记账?

8.没有主业的怎么回归主业?如何从当地产业集群去保流量增流量?

9.团队人员严重不足,如何高质量实现那么多目标?

10.头部/典型供应链公司的案例?

本文来源:万联网综合,素材源自青岛城投公众号及官网、全国城投等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防止国有资本“脱实向虚”!国资委对央企金融业务“划红线”: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下一篇:基于真实场景做贸易,对每个交付流程做到实质管控,供应链贸易业务才可能不出险、领导才可能不被追责!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