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发威!中小企业欠款 “严控令” 生效,中钢协强势宣言 “不给钱不发货” ,国内车企集体承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 60天

万联网 , 毛莉 , 2025-06-11 , 浏览:20

一夜之间,国内车企都陆续宣布承诺60天内给供应商结账,这其中除了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长安、上汽等央国企外,还有塞力斯、吉利、奇瑞、比亚迪、小鹏、小米等民营车企相继跟进。据悉,此举旨在以切实行动推动上下游资金高效流转,助力汽车产业链良好协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也是这轮“60天账期承诺”中,首个明确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结算方式的车企。


国内车企集体发声:账期不超过60天

6月10日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国有巨头率先表态,明确将60天付款写入制度红线,严控账期,保障供应链资金流通。

中国一汽表示,明确付款期限和支付方式,将“60天付款”作为所属单位付款期限要求。中国一汽表示,将持续优化内部采购与财务结算流程,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康稳定,同时提出三点具体措施:一是完善机制,强化执行。明确付款期限和支付方式,将“60天付款”作为所属单位付款期限要求,加强资金监督和过程管理;二是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加强采购、财务等部门内部协同,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确保付款流程畅通无阻。三是技术赋能,精准管控。充分利用数字化云工作台,实现对合同执行、发票匹配、付款申请等全流程节点的实时监控,确保每一笔应付款项按期支付。

东风汽车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精神,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东风汽车正式宣布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此举是东风汽车积极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重要举措,旨在以切实行动推动上下游资金高效流转,助力产业链良好协同发展;公司将积极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与担当,进一步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携手上下游企业构建更具韧性和创新活力的汽车产业生态,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广汽集团表示,供应链体系的健康发展是保障产品高安全、高品质的基础。为此,广汽将一如既往,坚持以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保障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践行央企担当,长安汽车携旗下长安启源、长安凯程、深蓝汽车、阿维塔向行业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以切实行动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高效流转,助力产业链良好协同运行,共同努力,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紧随其后,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民营车企也陆续承诺统一支付账期至60天,以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领军企业担当,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赛力斯亦发布相关倡议称,按照与供应商的合同约定付款,正常货款账期60天。公司积极响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呼吁更加有序的市场化,企业加强自律,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赛力斯愿与行业同仁继续携手,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共筑智能电动出行新时代。赛力斯正在积极推进产品集成化、智造集聚化,有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一直以来,赛力斯按照与供应商的合同约定付款,正常货款账期60天,实现主机厂与供应商双赢。

6月11日凌晨,比亚迪汽车通过官方微信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比亚迪表示,此举是为落实国家及相关部委就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以及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以切实行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比亚迪汽车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行稳致远。”



6月11日,小鹏汽车宣布,为了积极响应落实国家及相关部门针对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上汽集团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并且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企责任,保障上下游企业资金高质高效流转,推动合作伙伴更好协同运行。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也是这轮“60天账期承诺”中,首个明确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结算方式的车企。

小米汽车官微发布消息称,坚决落实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就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供应链稳定作出的部署要求,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将以切实行动,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之前,小米就已经这样做了。去年SU7上市后,就有供应链表示,小米给大家的账期是60天,准时准点付款从来不拖欠供应商的账。之前有多家供应商表示,小米的短账期使其在濒临破产时得以存活,例如某手机零件供应商因小米订单“起死回生”(若供应商资金成本为6%,小米缩短120天账期可为供应商节省约2%的财务成本)。

汽车行业“价格战”硝烟弥漫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的“价格战”硝烟弥漫,不仅让汽车行业自身陷入“内卷式”竞争的困境,也对钢铁等上游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自今年5月以来,多家车企再度大幅下调新能源车型售价,新一轮“价格战”持续升温。车企之间的这种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行业生态与市场秩序,冲击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以“价格战”为代表的“内卷式”竞争,近期引起监管关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表示,“价格战”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把产业发展带入恶性循环。汽车协会作出倡议,所有企业严格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优势企业不为垄断市场,挤压其他主体生存空间,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发文称,有部分汽车企业依托自身供应链金融平台,在钢铁等上游企业供货后,迟迟不给货款,延迟几个月才通过企业汇票支付,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融资压力和融资成本,通过这种合同“账期”的方式转嫁给上游供应商,并不断拉长供应商账期,导致钢厂资金压力倍增。

针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5月31日发布的《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召开党组会议,要求扎实推进“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问题”等3项集中整治,坚决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同时指出,企业之间无序“价格战”,是“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不仅影响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水平,而且损害消费者权益,危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价格战”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

2025年6月9日,工信部宣布开展汽车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重点核查整车结构参数、碰撞安全等项目,对问题产品采取公开通报等措施,为产业链健康发展踩下“智能刹车”。这一举措旨在规范市场秩序,遏制无序竞争,引导行业回归理性发展轨道。

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新规生效

事实上,在汽车行业,比压价更狠的是供应商欠款账期套路。根据Wind数据显示,中国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平均周期达182天,是国际水平的近两倍。有部分汽车企业依托自身供应链金融平台,在钢铁等上游企业供货后,迟迟不给货款,延迟几个月才通过企业汇票支付,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融资压力和融资成本,通过这种合同“账期”的方式转嫁给上游供应商,并不断拉长供应商账期,导致钢厂资金压力倍增。

万联网注意到,2025年6月1日起,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进一步明确付款期限;明确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的款项支付期限要求,加大了拖欠企业账款的违法处罚力度。其中,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且禁止“收到第三方款再付”的霸王条款。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迟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应当支付逾期利息。双方对逾期利息的利率有约定的,约定利率不得低于合同订立时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未作约定的,按照每日利率万分之五支付逾期利息。

详见:中小企业欠款迎来“尾款革命”!新规6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30天、大型企业60天必须结清账款,逾期利息每日万分之五!

行业呼吁反内卷,政府部门对症下药逐条反内卷,规定支付供应商账期正是具体措施之一。

6月10日,中钢协发布强硬宣言:“坚持‘不给钱不发货’!”并呼吁全行业执行“三定三不要”原则——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销,杜绝现金流变为库存和应收款。

这场“拍桌式”反击立竿见影:6月10日至11日,国内车企集体发声,承诺将供应商账期压缩至60天内。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车企对供应链的支付账期集中表态,这也是响应2025年6月1日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建立良好健康的“整零关系”,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共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大华继显此前发布研报也称,相关部门正严厉打击掠夺性定价、供应商剥削及库存欺诈,有利汽车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然而,产能过剩仍是结构性问题,短期内影响行业利润率。该行指,比亚迪需从价格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适应更短的付款周期,并将过剩库存转向海外市场;吉利与小鹏因专注研发,受惠于折扣压力减轻;吉利的高端电动车有望提升市场份额,小鹏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来源:万联网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继“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60天”后,广汽集团携旗下五大整车品牌再度重磅承诺:确保两个月内完成经销商返利兑现!
下一篇:厦门国贸2024年报出炉!营收3544亿净利6.26亿,“国贸云链”成交超500亿,金贸通平台客户累计用信近30亿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