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有大行贵阳2家支行违规为无真实应收账款借款人办理虚假保理业务,被监管处罚
在金融江湖,本应是严谨合规的银行操作,偶尔也会冒出点 “幺蛾子”。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集中披露了针对工商银行贵阳多家支行的十多张罚单,揭示其存在诸多问题,如违规办理虚假国内保理、虚增小微企业贷款、信贷资金被挪用、展期不合规、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及受托支付不合规等。
其中,工商银行贵阳乌当支行与贵阳中西支行均因违规为无真实应收账款借款人办理虚假国内保理被罚。根据披露,2025年6月27日,工商银行乌当支行被罚款 30 万元,时任行长助理吴昊被罚 5 万元;7月3日,工商银行中西支行同样因该违规行为被罚款30万元,时任行长助理陈韦辰也被罚5万元;两家支行及相关责任人合计罚款金额达70万元。
违规办理虚假保理业务
这两个处罚案例的核心在于:银行在未核实应收账款真实性的情况下,通过虚构贸易背景为企业提供融资,形成名为保理、实为资金空转的违规操作。
图源: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我们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保理的定义:
保理,即保付理财的简称。根据《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明确:保理业务是一项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融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及坏账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债权人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由银行向其提供基本服务中的至少一项。
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把自己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银行提前给企业一笔钱,等应收账款到期了,再由买方(付款方)把钱还给银行。这本是帮企业盘活资金的好手段,但前提是应收账款得真实可靠呀!可这次工行贵阳两家支行的操作,就像在玩 “虚构大冒险”。在没核实应收账款真实性的情况下,仅凭企业的一面之词,就开展保理业务。
从业务角度来看,工行贵阳两家支行可能存在以下行为:
其一,虚构基础交易。借款人与关联方签订虚假买卖合同,伪造发票、物流单据等证明应收账款存在,从而“瞒天过海”。 其二,违规转让债权。银行未履行《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关于应收账款真实性审查的义务,将虚构的应收账款纳入保理融资范围,导致被处罚。 其三,资金闭环流转。融资款项发放后,资金可能通过关联账户回流至借款人,形成无真实货物流转的融资性贸易,造成违规行为。
那为什么会出这种岔子呢?一方面,银行内部审核机制 可能“掉链子” 了。按理说,审核应收账款真实性得像侦探破案一样细致,可这次或许是流程走马观花,又或许是相关人员没尽到责。另一方面,银行业绩考核压力、利益诱惑等也可能是 “幕后黑手”。为了拉业务、冲业绩,内部相关人员就放松了对业务合规性的要求,甚至默许这种虚假操作。
(,报名19168536275)
给行业敲响警钟
银保监会《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也明确要求银行严格审核应收账款真实性,禁止基于权属不清或虚构的债权开展业务。
保理业务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工具,但若脱离真实贸易背景,将异化为融资套利手段。此次工行贵阳两家支行被处罚案例,也揭示了供应链金融的一个合规痛点:部分银行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信用,忽视对底层资产真实性的核查,导致风险累积。之后监管可能进一步要求银行接入物流、税务等外部数据,实现贸易背景的全链条穿透验证。
这次涉事的两家银行是国有大行在贵阳的分支机构,其违规行为可能对当地金融秩序产生示范效应。若其他机构效仿“虚假保理”模式,将加剧信贷资源错配,扭曲地方经济数据。监管部门需通过跨部门协作,切断虚假贸易的利益链条,防止区域性金融风险扩散。
这件事也给整个金融行业敲响了警钟。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合规是生命线,其每一笔业务都关乎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未来,金融机构唯有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把好业务审核的每一道关卡,才能让防止这类风险事件重复。当然,相关监管部门也得持续发力,加大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让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维护金融行业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来源:万联网
-End-
为助力国企供应链公司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夯实安全发展底线,同时支撑业务高效高质量开展,2025年7月10-11日,我们将联合3位专家老师——拥有17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原怡亚通风控总监&现任德和衡律所合伙人张老师、拥有20年大宗供应链企业经营经验&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老师、原世界500强首席风控官&全面风险管理实战专家张老师,在济南举办第五期《供应链业务风控与合规实操课》,诚邀您与团队共同报名~
课上,拥有17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原怡亚通风控总监&现任德和衡律所合伙人张老师,将从法律风控视角,重点分享10+个典型风险案件帮大家规避风险(包括本期直播提及的天津某冷库爆雷案,张老师会重点分享仓库盘点与规避此类事件的方法与技巧)。此外,张老师还将在课堂上分享供应链业务在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中,容易被忽略但潜藏巨大风险的漏洞,货押、出口代理、代采代销等各类场景的实务细节,以及从制度流程、业务拓展、合同签署、日常运营4大维度指导大家做全面的合规与风险自查。
课上, 原世界500强首席风控官&全面风险管理实战专家张老师,将基于20多年在世界500强的任职经验,重点分享如何构建一个既能兼顾业务效率、支撑业绩达成,又能落实全员风控、夯实安全发展底线的风险管理体系;集团型国企如何管控供应链子公司风险;如何建立分级授权授信模型;如何有效挽回坏账损失等内容。让大家摆脱业绩和安全之间的恶性拉扯,要么总是怕业绩达不成,要么出风险全公司寝食难安。
课上,拥有20年大宗供应链企业经营经验&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老师,将重点分享供应链公司重新划定主责主业和选品的思路,并结合大宗、制造业、农业、消费等领域实践,给出国企在优化商业模式的落地建议。同时,黄老师将结合江苏德龙破产事件,深度剖析多家头部供应链公司真正的踩雷原因,教你避免踩大雷。很多时候不是没有风险,是规模还不够大而已,规模越大,出风险概率越大,不是不暴雷、只是时候未到。
报名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下一篇:河南打造区域供应链金融新引擎!“央地共建”中豫航信正式启航,目标三年剑指1000亿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