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深圳2023年度产业政策汇总: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重推五大世界级交易平台,打造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高地!

万联网 , 毛莉 , 2024-01-17 , 浏览:5214

说到当下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一定避不开深圳。近年来,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积极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集聚了众多优质供应链服务企业,企业数量超4000家、数量占全国80%以上,深圳“双链”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本期,万联网带你来看,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深圳2023年在产业与地方供应链政策引导下,展现作为先行示范区和经济中心城市的澎湃活力的一面。

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高质量发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首2023年,深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动作频频,利好工业制造业的政策和产业信息不断释放。

2023年3月31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就《深圳市关于金融支持供应链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完善金融支持供应链的服务体系;研究建立产业支持导向、普惠小微导向的金融监管考评机制,多方利好供应链金融。

2023年5月31日,《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印发,提出构建“一条例、一方案、一清单、一基金群”的政策体系;华为云盘古3.0,腾讯混元、云天励飞天书等一批高水平通用大模型陆续推出。昇腾系列芯片成为国内具备全栈技术的最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算力芯片。

2023年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深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此前,深圳已于2019-2021年分别获批商贸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本次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使深圳成为兼有商贸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四种类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承载城市,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助力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

2023年8月30日,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深圳全力全速推动河套建设,推动国家战略加快落地。河套深圳园区先行先试一批与香港、国际全面对接的科研管理制度,推出“深港联合政策包”28条,实施简化科研样本出入境等5条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先行先试政策,全国首次放宽外债便利化准入门槛,出台“科汇通”试点,挂牌成立深圳数据交易所并开展全国首单场内跨境数据交易,目前深圳数据交易所交易规模、跨境交易额均居全国第一。

2023年8月,《深圳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集中出台部署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根据方案,深圳将打造国际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202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7%以上;推动数据要素安全高效跨境流动,支持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创新数字贸易制度、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国际科技信息枢纽等。

2023年8月3日,《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正式印发。为抢抓汽车产业重构机遇,加快推动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支柱,乘势而上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深圳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200万辆,全球汽车“含深量”显著提升,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元级规模。

2023年8月21日,《深圳市促进物流供应链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印发,从引进培育高能级贸易主体、拓展外贸新业态、供应链企业服务制造业、保障仓储设施供给、金融支持等方面,针对性提出10条具体举措,充分激发物流供应链企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融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深圳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能力,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年9月5日,《深圳市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实施。为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发展,建设具有深圳特色的供应链示范城市,提升供应链核心竞争力,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供应链能力明显增强,供应链技术应用水平居全国前列,培育一批供应链创新标杆企业,把深圳打造成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示范高地。

2023年9月27日,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多个重磅文件,包括《关于深圳市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关于深圳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关于深圳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的意见》等,协同、融合、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建设,着力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

2023年11月30日,《深圳市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亿元的资助,加大对软件、检测、智能化集成、研发外包服务等费用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银行贷款+融资租赁+政府补贴+风险补偿+基金支持”的融资支持模式,通过技改融资支持“组合拳”,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深圳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023年11月27日,深圳市工信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深圳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抢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制高点,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从创新能力、产业体系、制造能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推广、产运贸一体化发展、资源要素配置等各方面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8日,《深圳市总部经济集聚区布局规划》和《深圳市推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对外发布,以“规划+政策”组合拳为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的总部经济集聚地。深圳将坚持全市统筹、全域发展、各有侧重、设置门槛的布局原则,在全市布局40个总部经济集聚区,总规划面积约94.08平方公里,涵盖高科技企业、先进制造业、未来产业等十大行业类别,同时进一步强化总部企业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到2025年,千亿级总部企业达10家,百亿级总部企业突破100家。截至2023年11月,深圳市级总部企业已达356家,贡献全市约1/3的GDP。

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大市,深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深圳以先行示范的担当加快高质量发展,锚定先行示范区“五大战略定位”要求,久久为功,加快全面发展,以生动实践精彩演绎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

打造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高地

作为事关产业稳增长的关键,近年来,建设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正成为全国的发展战略。深圳,集供应链与产业链优势于一体,在坐稳中国工业第一大市后,也将强化产业链与供应链优势作为2023年的重点推进工作。

作为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之一,从2023年年初开始,深圳就围绕供应链与产业链采取了一系列行动。3月13日,深圳市召开首次针对供应链服务企业座谈会,提出“三个打造”,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指明了方向。4月2日,《深圳市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发布,提出深圳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方面有六大工作内容。

2023年9月5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商务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部署了加快先进制造业供应链创新、推动供应链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对供应链创新的服务水平等7方面共25项主要任务;到2025年,供应链能力明显增强,供应链技术应用水平居全国前列,培育一批供应链创新标杆企业,把深圳打造成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示范高地。

《行动计划》提出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一是重点产业的供应链能力全球领先,二是现代供应链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三是建设更加完善的供应链创新生态,力促把深圳打造成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示范高地。

具体来看,《行动计划》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服务供应链创新、国际贸易供应链体系创新、供应链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升金融服务供应链行业能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供应链发展生态优化等多个维度提出七大行动共25条具体措施,主要亮点包括:一是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基于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服务、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上控资源、下控渠道”的供应链整合、服务平台。二是首次提出打造汽车全球供应链协同体系,抢抓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历史机遇,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汽车产运贸生态体系,搭建汽车出口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全国汽车出口新型基础设施。三是重构深圳供应链产业链“出海”模式,从服务深圳品牌、深圳制造走向全球的角度,提出推动供应链国际资源合作、提升供应链服务产业链出海能力等建设性的举措。

作为全国制造业品类最齐全的城市,深圳制造业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深圳将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重点培育处于产业链供应链核心地位,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构建产业生态有重大影响力的企业,梳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领先全国、比肩国际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形成5个以上千亿级、10个以上百亿级产业垂直供应链协同企业,打造20个以上“深圳智造”自主国际知名品牌。

此前,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2023年9月率深圳市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越南,在马来西亚,覃伟中市长出席了中国(深圳 香港)—东盟(吉隆坡)新兴产业对接会;在越南,覃伟中提到深圳要加强与越南在新能源、5G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增长点。而对应在《深圳市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重构深圳供应链产业链“出海”模式,梳理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资源和产业优势,重点聚焦东南亚的工业加工、组装能力及农产品,支持供应链企业在境外设立采购中心,获取参与全球供应链所必须的要素市场资源、多元化供应商和渠道体系。

深圳在过去40多年的发展中通过制造业、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等多元化产业布局,支撑着城市的健康发展,更提供了无数的就业岗位,凭借着创新的产业政策、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强大的科技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依托湾区,毗邻港澳,深圳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门户城市,这里也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供应链服务集群。作为全国供应链服务的起源地和聚集地,深圳的供应链已经形成行业引领、开放包容、创新应用的发展格局。

在促进供应链全链条发展过程中,供应链金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能够使得金融机构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在掌握供应链管理程度与核心企业信用实力的基础上,对其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深圳拥有全国80%以上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总部,并有大批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的金融机构,如2019年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成立,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也于2023年3月成立。可以说各类供应链金融相关市场主体在深圳已经形成生态集聚,具备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产业基础和强劲需求。

事实上,在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的过程中,深圳也在大力推进供应链金融多方协作,通过供应链数智化以及与之匹配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升供应链生态系统的透明度和连通性,为实体经济发展添能蓄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31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就《深圳市关于金融支持供应链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从提升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强化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和规范管理四大方面支持供应链服务业,提升金融精准支持产业链供应链能力,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推动深圳市产业链供应链与金融的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

此前深圳召开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提出,要持续强链补链延链,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下的区域协作,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较为完备和协作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作为“供应链之都”的深圳,随着《深圳市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发布,一条补链、强链、延链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逐渐明晰。

新经济“护城河”:重点打造五大世界级交易平台

深圳在2023年提出“引进和培育联通世界的平台”,即要发挥好平台融通全球的“化学效应”、“乘数效应”,是落实深圳城市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高水平参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要举措。

对标国际一流交易规则,打造便捷安心交易环境,这是深圳打造五大重点交易平台的一大特色。2023年4月,深圳重大交易平台推介会在杭州举行,这是深圳五大重点交易平台首次向全国乃至全球推介。6月12日,深圳五大重点交易平台赴南京做进一步推介。7月27日,深圳重大交易平台系列推介会第三站亮相上海。

深圳2023年对外推介的五大重点交易平台——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等可谓各有特色,且在深圳均有深厚的产业基础。更为关键的是,五大重点平台的建设将显著提升深圳的城市资源配置能力,集聚产业发展要素,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为深圳筑起一道新经济“护城河”。

8月7日,《深圳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更是明确提到:要打造世界级交易平台。加大推介力度,定期举办深圳重大交易平台推介会。按照产供销、内外贸、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思路,做大做强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五大交易平台,加快实现各交易平台良性循环与发展,推动要素有效集聚,为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商品、数据、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等交易提供便利。

深圳集中推介的这五大重点交易平台,都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这五大平台是近一两年深圳新设立的国家级平台,而且发展势头迅猛。那么,他们分别有何特别之处呢?万联网根据相关资料及媒体报道汇总整理如下:

1、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深圳首家千亿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是国内唯一的全国性、跨品类、综合性现货交易平台,由香港交易所与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获批加挂了深圳天然气交易中心牌子,并承担了建设大豆离岸现货市场的任务。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也是深圳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前海金融30条”明确提出,“支持香港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开展大宗商品跨境现货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为平台发展带来更多机遇。该中心接入了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如跨境清算公司的CIPS标准收发器和上海票据交易所的票付通系统,能够为参与商提供安全便捷的交易结算服务,在开展以人民币结算的大宗商品跨境贸易方面拥有独特优势,保障国家在关键资源领域的供应链安全。目前,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已经完成多品种交易的“上线”,提供的交易模式包括现货挂牌、现货基础价、竞买竞卖等。

据了解,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提供现货挂牌、现货基础价、竞买竞卖等三种交易模式,目前已陆续推出5个大类9个交易品种,涵盖了氧化铝、铝锭、铝棒、铜杆、电解铜、天然气、水泥、铝卷、大豆等品类,共有实体产业客户1100多家,多家行业头部客户均已上线参与交易。与此同时,还逐步搭建了全国性仓储网络,目前已完成产业主要生产地、消费地及港口的11个厂库提货点及30个交收仓库(库区)的认证,基本实现铝及铜产业链的覆盖。其中,建材和黑色金属产业链非常有特色,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是全国全球第一家把水泥做成标准数字化仓单去对接银行仓单+融资的。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从开业到现在发展相对较快,该平台成立5年来,年度交易额实现快速增长,2019年至2022年年度交易金额分别为16亿元、132亿元、325亿元、794亿元。截至2023年12月4日,前海联合交易中心2023年累计现货交易额达1214亿元,成为深圳首家千亿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作为一个市场化、国际化的国家级现货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涵盖氧化铝、铝锭、铝棒、铜杆、电解铜、天然气、水泥、铝卷、大豆等9个品种,发展成为横跨基本金属、能源、建材、农产品的全国性、跨品类、综合性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覆盖全国主要产业聚集地、消费地和港口,正加速打造“买全球”“卖全球”国际贸易新平台。

目前,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发挥国家级现货平台的独特功能,创新打造了“产业+科技+金融”的前海新模式,并将不断向全国复制推广。同时,将紧扣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战略,通过平台交易、供应链金融和产业数字化,构建新型市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模式,为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能。

2、深圳数据交易所:2023年实现交易规模超50亿元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作为打通数据要素到数字经济的关键,数据交易蓬勃发展。2022年11月15日,以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为目标的深圳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从合规保障、流通支撑、供需衔接、生态发展四方面,打造覆盖数据交易全链条的服务能力,构建数据要素跨域、跨境流通的全国性交易平台,成为深圳探索适应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示范路径和交易样板的关键一招,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全国各地由政府发起、主导或批复的数据交易所中,深数所成立较晚但发展迅速。其独特的发展经验是:跳出交易促交易,即将交易所的服务从传统的数据业务撮合等环节,延伸到数据源头治理、第三方服务产业体系培育、技术基础设施支撑、供需衔接等方面,全面为相关市场主体赋能,从而逐步打通数据要素从生产到交付,再到投入再生产的全链条。

“确权难、定价难、互信难、入场难、监管难”,被认为是实现场内数据交易的五大难点。深数所聚焦难点痛点,加大改革创新,在全国首创动态合规体系,通过机制和制度创新,打通数据交易堵点,构建数据交易信用体系,并充分利用深圳科技创新优势,与有关企业合作利用“可信数据空间技术”,取代传统的数据流通方式,实现数据可信流通。

深圳数据交易所是目前全国交易规模最大的数据交易平台。2023年深数所实现全年交易规模超50亿元,跨境交易额突破1亿元,交易规模保持全国领先。截至2023年12月,深数所共汇聚数据卖方、数据商、数据买方等各类参与主体共计1706家,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128个城市,深圳市外占比79%。为更好地衔接供需,推动数据应用,深数所首创场景驱动的数据供需匹配图谱,将数据、产品、行业和场景有效关联,提出了“场景—行业—产品”的解决路径。截至2023年底,深数所已汇聚305家数据商、338家数据卖方、1063家数据买方,打造了228个交易场景。

据悉,深数所数据交易商业平台功能也将全面升级,智能供需撮合及标的交付流转板块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计划2024年3月正式上线。

3、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双链”融合助力产业集群发展

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改革开放45年来,电子元器件在香港集散,持续推动深圳供应链高度聚集,是全国电子元器件主要的流通聚集地。深圳拥有丰富的上下游资源优势,上游设计能力突出,下游应用广泛全面、机制灵活、市场化配置程度高,有利于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深圳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重镇,集聚了中国电子、华为、中兴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当前正加快打造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20+8”产业集群,具有建设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的坚实基础。

对标国际市场,打造市场准入新平台,2023年2月3日,我国首个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在北京揭牌,并在深圳正式运营。交易中心由中国电子和深投控两家“世界500强”企业领衔,联合11家央企、国企和民企共同设立,注册资本21.28亿元,平台定位于“高效交易、行业枢纽、创新服务、多元储备”四大功能。

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通过提供用户集采、聚合竞标、自助撮合三种交易模式,配套建设仓配、金服、检测认证等增值服务,带动全球制造商、分销商、采购商等多方资源聚集,优化供需对接,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致力打造万亿级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金融服务方面,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依靠产业链和数字化的建设,引入市场化优质专业的经营机构,还为上下游的企业提供资金结算,多类产品和创新业务,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少的问题。另外,交易中心建立行业大数据平台,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提供市场的洞察,为行业长期面临的断供等相关问题提供服务;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交易中心也取得初步成效,在大宗领域开展业务,对质押物的估值和其他要素向出资企业提供一定的融资金额。

截至2023年9月15日,交易中心累计实现交易305.69亿元,平台聚集客户7227家,产品交易型号25253个,订单量55628条,聚量交易初见规模。

4、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降低珠宝玉石进口环节交易成本

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黄金珠宝产业。业内流传的“中国珠宝看深圳,深圳珠宝看水贝”,形象阐述了罗湖水贝以及深圳在珠宝行业的重要地位。作为中国的重要珠宝生产和贸易中心,深圳已形成成熟的珠宝产业链,拥有丰富的珠宝企业资源和专业人才。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规上企业生产批发值超过2200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产业链条最完善的黄金珠宝集聚区。

2022年12月23日,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在水贝特力珠宝大厦挂牌成立,助力补齐供应链短板。这一平台是经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提出建设的“国家级”平台,依托深圳市区两级政府及海关政策支持,在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的背景下,紧扣市场主体关切要点和行业发展导向,积极寻求新突破。

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通过创新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有效降低珠宝玉石进口环节交易成本,吸引全球珠宝玉石核心要素资源在平台上聚集,增强深圳乃至中国珠宝玉石行业的国际资源配置能力,朝着打造世界级产业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截至6月底,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入驻企业超过210家。

5、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促进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高效联通

“知产”变“资产”。在积极探索数字交易“深圳路径”的同时,深圳围绕创新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聚集,完善创新服务链条,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更好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2年11月8日,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揭牌,依托目前股票成交额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强大功能,充分发挥背靠资本市场优势,提供从IP到IPO的全链条综合服务,促进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高效联通,助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数据显示,开业以来,深交所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已累计服务各类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和科技企业项目900余项,服务PE/VC等投资机构1000余家,促成交易11单,正逐步搭建起多功能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据了解,深交所科交中心开展技术交易和技术对接资本两大类业务,在市场机制、资源整合、配套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通科技成果展示、评估、交易、投融资对接等关键环节,助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优化匹配,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国经济循环通畅的关键,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以此为支撑,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2023年的世界历经霜雪扑面,变乱交加。中国的“科技之城”、“创新之城”——深圳,也随之被推到大国竞争的风口浪尖。处身大国竞争的前沿地带,随时面对“脱钩断链”“去风险”“小院高墙”的风急浪高,面对着地缘政治冲突的波谲云诡,深圳不断在增强着中国科技之城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影响力。

产业链供应链是“十四五”的重点规划对象,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工业第一城”深圳从专项政策、项目扶持、产品推广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不断强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创新之城”的深圳,通过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新技术新动能持续迸发。深圳也成为观察中国新质生产力最佳的窗口。

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锚定建设具有深圳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加快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体现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2022年,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了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

“20+8”所布局的领域,完全直面大国竞争的最前沿。而且深圳布局“20+8”,不仅是发布一个指导性意见,同时还配合出台了《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等合共23份文件,对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园区进行系统谋划。2023年,深圳还发布了《深圳市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因为产业集群和形成实际上与供应链的管理密切相关,此外还有金融领域支持稳定供应链的扶持政策等。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其中,深圳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到1.14万亿元,跃居全国城市第一。产业上,深圳拥有全部的31个制造业大类,是我国制造业品类最齐全的城市,基本形成了梯次型现代制造业体系。这就是深圳能够布局发展“20+8”的基础。

有什么样的土壤就会开什么样的花。2023年前10月,深圳新设外资企业6469家,同比增长 69%,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引资结构不断优化。深圳已汇聚英特尔、高通、苹果、ARM等15家世界顶尖外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前十个月,美国对深圳投资增速高达272%。

2023年,深圳结合地方经济特点,聚焦重点产业集聚发展需求,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系列措施35条,持续夯实外贸发展基础。万联网从深圳海关获悉,2023年,深圳外贸保持增势,稳规模、优结构不断推进,展现出较强韧性。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深圳市进出口3.87万亿元,增长5.9%,规模创历史新高,居内地城市第2位;其中出口2.46万亿元,增长12.5%,规模连续31年居首位。

深圳持续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完善产业配套,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坚持抓大抓中抓小壮大市场主体,坚持抓招商引资,坚持以一流生态培育一流产业。

2023年11月27日,深圳召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新闻发布会,瞄准全球领先,锁定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目标:到2025年,深圳要打造形成4个万亿元级、4个五千亿元级的产业集群和一批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基本建成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到2035年,建成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同时,明确提出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建设赋能提效的产业发展平台、招引培育带动能力强劲的重大项目、打造梯次接续协同发展的企业群、营造要素集聚服务高效的良好环境等五大重点任务。

目前,深圳正在通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科技中心,来巩固和强化自身在全球供应链体系当中的重要节点地位,打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现代的产业体系,通过不同的产业链接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制造业体系。

来源:万联网综合整理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地方国资国企2024年该怎么干?国资委做出最新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主战场”!
下一篇:广东:力争5年建设15个国家级和100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