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暴雷:疑似虚构交易链条,涉嫌骗贷、虚开发票等事项,董事长及多位高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停牌一年多、有“水果第一股”之称的洪九果品突然暴雷,公司董事长邓洪九及多位高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原因或与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之事相关。
4月16日,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洪九果品”,代码6689.HK)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邓洪九,董事彭何、江宗英、杨俊文、谭波及监事会主席余利霞女士等,目前均已被采取不同刑事强制措施,原因与重庆市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就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之事项进行的立案侦查相关。
同时,因为该立案侦查事件,自今年1月6日起,公司在重庆市渝北区的一处主要办公地址被公安机关限制人员出入,公司无法正常办公。洪九果品进一步指出,公司对该事件了解到的信息有限,该事件对洪九果品的影响和潜在可能性无法预测。从公告来看,此次被立案的罪名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财务瑕疵”或“审计问题”,而是刑事犯罪,且牵涉面之广令人震惊,更让外界窥见了洪九果品在表面风平浪静之下所掩盖的巨大隐患。
4月16日,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洪九果品”,代码6689.HK)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邓洪九,董事彭何、江宗英、杨俊文、谭波及监事会主席余利霞女士等,目前均已被采取不同刑事强制措施,原因与重庆市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就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之事项进行的立案侦查相关。同时,因为该立案侦查事件,自今年1月6日起,公司在重庆市渝北区的一处主要办公地址被公安机关限制人员出入,公司无法正常办公。洪九果品进一步指出,公司对该事件了解到的信息有限,该事件对洪九果品的影响和潜在可能性无法预测。从公告来看,此次被立案的罪名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财务瑕疵”或“审计问题”,而是刑事犯罪,且牵涉面之广令人震惊,更让外界窥见了洪九果品在表面风平浪静之下所掩盖的巨大隐患。
“暴雷”早有征兆:疑似虚构交易链条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水果全产业链运营的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全国领先、高速增长的多品牌鲜果集团,专注于高端进口水果和高品质国产水果的全产业链运营,通过“端到端”的先进数字化供应链,将美味优质的鲜果产品从全球各地果园直接送达全国水果零售终端。该公司经营榴莲、山竹、龙眼、火龙果、车厘子、葡萄等多种水果,“洪九果品”品牌旗下包括多个子品牌。据洪九果品2022年年报,邓洪九为该公司创始人,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长,主要负责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并主持董事会事宜,其自2002年10月至2013年4月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并自2013年4月起担任董事长;邓洪九亦于2002年10月至2014年1月期间担任公司总经理;此外,邓洪九为江宗英之配偶及杨俊文的舅舅;杨俊文为公司执行董事。
此次公司公告,从董事长邓洪九到监事会主席余利霞均被采取不同刑事强制措施,这几乎将该公司核心管理层“一网打尽”。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这种几近“灭顶之灾”的级别,极为罕见。值得注意的是,梳理洪九果品暴雷之前的相关动作,其实并非毫无征兆。
万联网注意到,洪九果品于2024年3月20日起停牌至今,原因是未刊发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及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
2024年4月,洪九果品对外发布公告称,董佳讯、夏蓓、刘安洲三位非执行董事因“个人工作原因”辞去职务,全部自2024年4月12日起生效。尽管在公告中,洪九果品方面强调三人“与董事会并无不同意见,亦无任何其他事项需告知股东及港交所”;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场看似“和平”的辞职潮背后,隐藏的未必只是工作安排这么简单;洪九果品三位非执行董事长集体辞职,或与洪九果品的财务问题有着直接关系。
根据洪九果品2024年4月16日公告披露:因质疑洪九果品2023年第四季度预付款骤增34亿元、付款对象身份存疑、会计资料不全后,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辞任洪九果品的审计师职位。彼时毕马威指出,2023年第四季度,洪九果品向若干供应商支付预付款约34.2亿元,占全年预付款的76%,而整个2023年,其预付款项余额约为44.7亿元,这也意味着其第四季度预付款明显突然增加。
由于部分供应商注册资本极低、社保参保人数为零,且无法提供合规会计资料,疑似虚构交易链条。洪九果品这一异常操作直接指向财务造假,最终触发公安机关对骗取贷款、虚开发票的刑事调查,导致创始人及核心管理层集体涉案。
昔日“水果第一股”,曾风光无限
洪九果品曾是中国最大的榴莲分销商,被称为“水果第一股”,于2022年9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洪九果品以每股40港元的价格平开,盘中涨幅一度高达3%,最高市值190亿港元。彼时,资本市场对这家主打高端水果供应链的企业寄予厚望;创始人邓洪九白手起家,从街头水果摊做到千亿估值,创业故事颇具传奇色彩。2002年,邓洪九与妻子江宗英在重庆创立洪九果品公司,主要在菜园坝水果批发市场开展业务,后来业务越做越大,销售渠道遍布全国,水果也越做越高端,主要从泰国、越南等原产地进口。
2012年到2022年,是洪九果品的“黄金十年”。洪九果品主打的进口水果是榴莲,它是中国最大的榴莲分销商;而近年来兴起的社区生鲜团购业务,更是让洪九果品得以拓展客户群体,生意越做越好。2016年,洪九果品相继得到了多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了十亿元。2020年,随着阿里巴巴的入股,洪九果品加速了扩张的步伐,在很多国家都建立了水果加工厂。到2021年年末,洪九果品共拥有16家水果加工厂和60个分拣中心,是当之无愧的“水果巨头”;2022年时,洪九果品正式宣告上市,当年市值就达到了670亿港元。作为中国最大的榴莲分销商,仅榴莲一种水果,2022年洪九果品就卖出了近40亿的惊人销售额,毛利率接近25%。洪九果品的年销售额也由之前的几十亿,迅速突破了百亿大关,邓洪九本人也在2022年荣登胡润百富榜。
洪九果品拥有领先的全产业链“端到端”运营能力,曾在多个水果原产地进行了深度的布局,在下游销售端建立覆盖全国的网络,并利用高效去除中间流通层级的供应链,将水果原产地与零售终端直接连接。
全程供应链:

洪九果品恪守“找遍全球,唯有此地”的不二原则,以“优质产区+优质品质+优质口感”为选品方针,从经纬度、气候环境、种植规模、种植技术等多维度进行考察,自全球100余个优质稀缺产区为消费者发现品质鲜果。
2024年3月,洪九果品突然发布停牌公告,同时宣布延迟刊发2023年的年报,洪九果品的股票不久后也停止了交易。
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果供应商,也纷纷向洪九果品讨要货款。
2025年4月16日洪九果品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邓洪九,董事彭何、江宗英、杨俊文、谭波及监事会主席余利霞女士等,目前均已被采取不同刑事强制措施,原因与重庆市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就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之事项进行的立案侦查相关。
"端到端"模式埋下现金流危机隐患
从"水果第一股"到市值蒸发500多亿,洪九果品上演了一出典型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资本悲剧。
从年入百亿的上市公司,为何会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就陷入如此绝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端到端"的模式虽然一度让其傲视群雄,但也埋下了现金流危机的隐患。邓洪九曾向泰国果农做过保证,洪九果品会在水果成熟之前,就提前支付给果农收购水果的费用。这个承诺洪九果品始终都在履行,然而当它把收购来的水果卖给B端商超等客户时,却经常因为B端的日常销售困难,导致货款回款不及时。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末,洪九果品仍有约100多亿货款未能收回,贸易应收款周转天数显著增加,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现金周转。为了维持公司运转,洪九被迫举债度日,借新还旧。截至2023年6月30日,洪九的银行贷款高达27.76亿元,同比增长约49.22%。更早之前,洪九甚至还向P2P借过贷……可是这么做治标不治本,越借越穷,每年光是利息就让洪九压力山大。
其次,国产水果的异军突起,加速了进口榴莲王者的衰落。洪九果品当年之所以要从泰国进口榴莲,正是看准了国内榴莲产量少,没有竞争对手。然而随着国内种植技术的发展,海南地区于2019年引进了榴莲品种,经过长时间的培育,目前海南榴莲种植规模达到了约1867公顷,口感也不输进口榴莲。随着国内榴莲价格一降再降,老百姓们实现了榴莲自由,但对于靠着榴莲赚钱的洪九果品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市值蒸发、关店裁员等一系列问题,也是悬在洪九果品上方的一柄利刃。曾经的榴莲大王,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了悬崖边。
根据天眼查显示,洪九果品目前共有80条开庭公告,17条法院公告,公司董事江宗英已被限制高消费。来源:万联网综合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