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行业空白!商务部就《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分类与评估》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作为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纽带,已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驱动下,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加速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逐步从传统物流服务延伸至集采分销、虚拟生产、供应链金融等深度服务领域。国家层面亦高度重视供应链创新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0月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商务部等八部门随后启动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分3批累计评选出33个示范城市和246家示范企业,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然而,作为新兴商业模式,我国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长期面临标准缺失、分类模糊、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政策精准扶持与企业品牌价值提升。为此,建立科学、统一的分类与评估标准成为行业迫切需求。
据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发布,近日,根据商务部相关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由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牵头编制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分类与评估(征求意见稿)》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悉,该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分类与评估体系,填补了行业空白。
本标准规定了供应链管理服务的相关术语,依据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对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进行分类,并从经营管理能力、商流服务能力、物流服务能力、信息服务能力、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供应链服务绩效等多个维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本标准给出了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类型,确立了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评估原则,提供了评估指标及评估管理。本标准适用于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界定、分类与评估,也适用于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第三方评估。
主要内容如下:
1. 概念界定:对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链金融等概念进行了术语定义。2、分类原则:依据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产品和服务模式进行分类,将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划分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工业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综合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四种类型。3、企业分类:根据服务领域划分为农产品、工业品、消费品及综合型四类,并明确各类企业的业务范围与能力要求。4、评估指标:涵盖经营管理能力、商流服务能力、物流服务能力、信息服务能力、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及服务绩效六大维度,设置22项二级指标,全面衡量企业综合实力。5、评估管理:实行等级划分,指标采用百分制评分,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分为5A(90分及以上)、4A(80-89分)、3A(65-79分)及未评级(65分以下为NR级,未获得评级)四个等级,推动行业对标提升。该标准的实施将为企业提供规范化发展指引,帮助政府精准制定产业政策,并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加速行业向绿色化、智慧化、国际化方向升级。
另据万联网了解,该标准编制工作历时近七年,由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深圳市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起草组通过广泛调研、案例分析与多轮专家论证,充分吸收行业实践经验,并依托前期发布的《供应链服务术语》《绿色供应链企业评价》等地方标准,构建了科学严谨的评估体系。
另外,在标准制定阶段,标准编制小组抽样对110家代表性企业进行测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20家,工业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30家,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31家,综合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29家),结果显示,5A级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37家(占33%);4A级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27家(占比25%);3A级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46家(占42%),绝大多数企业完全认可标准中的评价指标,反馈标准内容契合当前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和供应链朝着数字、绿色发展的大趋势,有利于帮助企业衡量和评价在供应链创新领域的市场地位,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运作,持续提供高质量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
即日起至2025年5月3日,社会各界可通过邮件或书面形式向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及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提交意见。标准正式发布后,将通过宣贯培训、政策引导等方式推动落地,助力我国打造安全高效、协同创新的现代供应链体系。
→戳链接:《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分类与评估(征求意见稿)》全文
来源:商务部,万联网综合整理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下一篇:建发全球化棋局再落一子!建发浆纸集团携手马来西亚NIP打造全球首个棕榈浆产业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