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贸2024年报出炉!营收3544亿净利6.26亿,“国贸云链”成交超500亿,金贸通平台客户累计用信近30亿
摘要:大宗供应链巨头厦门国贸正式发布了2024年成绩单!厦门国贸积极推动业务由“T”(Trade 供应链贸易)向“IS”(Industry 产业链运营、Service供应链服务)转型升级,持续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4.40亿元,净利润6.26亿元,同比下降67.33%;实现海外营业收入658.57亿元,进出口总额144.18 亿美元;“国贸云链”累计订单超15 万笔,成交金额超500 亿元。“金贸通”平台客户累计用信近30亿元。
4月22日晚,供应链巨头厦门国贸(600755)正式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面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的内外部形势,公司持续推进“三链融合”业务模式升级规划,深化核心竞争力,但受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司转型升级的综合影响,经营业绩阶段性承压。
2024年,厦门国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44.40亿元,同比下降2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6亿元,较上年同期19.15亿元同比下降67.33%;基本每股收益0.04元;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7元(含税),加上此前中期分红每股0.16元,每股累计分红0.33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7.15亿元,股息回报率超5%。
2024年供应链管理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厦门国贸是国内领先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为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5A 级供应链服务企业”,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业务、健康科技业务等。
其中,供应链管理业务为厦门国贸的核心支柱产业,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厦门国贸依托全球化的资源渠道网络与品牌声誉、专业化的风控能力、5A 级的物流配送网络、全方位的数字赋能建设等核心竞争力,以“采购服务、分销服务、价格管理、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市场研发、数智运营、产业升级”等八种服务为基础,从全产业链运营的视角,在原料端、生产端、销售端等全流程为产业客户提供定制化、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ITG Solutions”)。厦门国贸目前拥有“冶金、能化、纺织、有色、浆纸、农产、橡胶、新能源”八条成熟的产业链,及以“物流”和“数科”为代表的通用解决方案,通过为产业链上下游9万余家合作伙伴聚合纵横与多维的资源,赋能产业的向上发展与生态协同,打造行业与社会的韧性底盘,共创与滋养产业新价值。
2024年,厦门国贸积极贯彻“三链融合”发展新模式,优化业务结构,调整风险偏好,聚焦高质量业务发展。受公司经营策略调整、市场需求减弱以及部分主要经营商品品类价格下跌等综合影响,供应链管理业务规模有所下降。报告期内,供应链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32.19亿元,同比下降24.09%;实现海外营业收入 658.57亿元,进出口总额144.18 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贸易规模约900亿元;与 RCEP国家贸易规模约800亿元。
受市场需求减弱和公司业务结构调整的综合影响,公司主要经营品类的业务规模有所下降,但主要品类的期现毛利率改善明显,总体期现毛利率提升至1.83%,同比提升0.36个百分点;公司铁矿石、钢材、煤炭进口、乙二醇、PTA、纸浆/纸张等传统优势产品经营货量继续稳居行业第一梯队,金属制品、非金属矿产、油品、化纤等产品经营货量实现较好增长。
2024年度主要品类的经营数据如下:
1、深化“三链融合”,加快转型升级
2024年,厦门国贸积极推动业务由“T”(Trade 供应链贸易)向“IS”(Industry 产业链运营、Service供应链服务)转型升级,持续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产业投资升级方案,确定重点产业投资方向,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作为重要目标;制定物流业务模式升级方案,整合物流资源配置,推动打造具有多元差异化服务能力的物流综合体。公司加快从产业链中挖掘优质资源延伸布局,合资成立厦门旭阳国贸供应链有限公司,开拓焦煤、焦炭全产业链布局;合资成立湖北国贸新材料有限公司,拓展光伏铝型材加工业务;投资入股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通过股权换商权助力开拓电解铝、氧化铝等业务;落地山东日照国贸物流园项目,以“公铁水仓+智慧物流园”为核心、以港口为依托,开展黑色、有色及能化等大宗商品的综合物流服务。
2、坚定出海战略,加速推进国际化布局
报告期内,厦门国贸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成立国际化发展部,旗下12 家主体企业通过海关高级认证,从职能支撑、业务发展管控、海外专业人才、业务综合支持等全面提升国际化保障能力。公司与澳大利亚永钢矿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及谅解备忘录,将在铁矿石资源包销、加工、港口物流及钢铁脱碳等领域展开合作;公司与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场站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堆场、仓储、保税仓、进口通关、提货运输等环节开展合作;新设立越南、德国、南非等平台公司或办事处,重点发力资源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和物流国际化,不断完善国际布局,提升国际化业务综合竞争力。
3、深化数字变革,助力提质增效
2024年,厦门国贸持续聚焦“3大护城河+2大新曲线+3大支撑力”数字化转型目标,深入挖掘并精准把握前、中、后台数字化需求,加强系统建设升级,夯实数字化组织体系与能力提升,赋能提质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升级“国贸云链”,新增上线煤炭、磷化工、纺织业务的数字化系统,继续深耕垂直产业场景;针对钢铁、林浆纸、农产、磷化工四大垂直产业链,设计专属“AI+”解决方案;“e 钢智联”全面覆盖钢铁内贸业务。2024年,“国贸云链”累计订单超15万笔,成交金额超500 亿元。“金贸通”平台持续深化数字供应链金融创新,不断提升效率和拓展品种,增强产品和业务的契合度,平台客户累计用信近30亿元。
4、笃行研发赋能,重塑风险管控
厦门国贸成立国贸供应链产业研究院,整合研发资源,优化协作流程,完善“宏观战略、产业投资、模式创新、市场策略”等研发产品,形成视角多维、专业互补、内外融合的研发平台,推动研发赋能贯穿业务多个环节,以产研协同助力业务拓展。风险管控方面,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公司围绕“重塑风险偏好、重建风控合规体系、重构快速反应机制、重造合格专业团队”,推进风控管理体系重构,重塑管理韧性,全面提升管控质效。公司升级“国贸云链·天眼”、大宗商品贸易期现管理系统、运管智库等,建设客商企业画像和客商评级模型,通过不断迭代数字化风控体系,快速提升风险反应速度。
“国贸云链”成交金额超500亿元
厦门国贸为产业伙伴提供“ITG Solutions”产业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围绕产业客户供需匹配、建立通路、平滑波动、发展赋能、转型升级等核心诉求,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解决从原料端到销售端的问题,为彼此创造更多的利润与发展空间。公司纵向贯通产业链,通过产业投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占据关键节点,在上游资源地搭建资源平台,强化原辅材料的稳链保供与议价能力,在下游参与实体工厂的运营管理,构建资源联结网络。
厦门国贸集成供应链产业综合服务经验,以“运营提效、协同共创、模式升级、生态构建、组织转型”为数字化发展蓝图,融合创新数字运营经验,在供应链运营、数据资产、智慧物流、智能仓储等应用领域不断开展数字化转型实践。公司立足供应链场景,自主构建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国贸云链,提供适用于各类大宗商品供应链的行业解决方案,涵盖了针对纸业、金属、农产、能源、石化等多个大宗商品行业的供应链业务数字化平台、针对供应链风控场景的“国贸云链·天眼”、针对电子签章应用场景的“国贸云链·智签”、针对供应链金融服务场景的“国贸云链·金贸通”、针对供应链综合物流仓储服务场景的“国贸云链·慧通+”、针对供应链业务敞口风险数字化管理场景的大宗商品贸易期现管理系统等,为产业伙伴提供更高效优质的综合服务。
报告期内,厦门国贸持续升级“国贸云链”,新增上线煤炭、磷化工、纺织业务的数字化系统,继续深耕垂直产业场景;针对钢铁、林浆纸、农产、磷化工四大垂直产业链,设计专属“AI+”解决方案;“e 钢智联”全面覆盖钢铁内贸业务。
2024年,“国贸云链”累计订单超15万笔,成交金额超500亿元。“金贸通”平台持续深化数字供应链金融创新,不断提升效率和拓展品种,增强产品和业务的契合度,平台客户累计用信近30亿元。
未来发展战略及2025年经营计划
厦门国贸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全球化产业伙伴,“十四五”规划期内,公司聚焦供应链管理核心主业,积极拓展健康科技新兴业务,持续推进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专业化战略发展。公司将以全流程供应链服务为核心,以国际化产业链运营为助力,以高效价值链协同为保障的“三链融合”模式开展供应链升级业务,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蓄力聚能。
其中,在供应链管理业务方面,厦门国贸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供应链管理板块的投入,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加强全产业链渗透,持续打造产业链上下游投资运营、大客户管理、一站式服务等核心竞争力,提升现代物流服务能力,巩固并提升在供应链行业第一梯队的优势地位。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规划,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双碳”目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敏捷高效、绿色智能,为产业伙伴创造广泛的链接机会,与上下游协同发展。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定之年。全球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和我国经济转型的叠加影响,对公司经营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坚定信心,紧抓落实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要求,推进“三链融合”业务模式升级,突出业务转型、模式创新,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在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思路下,预计2025年公司经营收入将超过 3,900亿元,成本费用预计控制在3,860亿元。
在供应链管理业务板块,一要持续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上下游资源和渠道建设,提高产业链服务能力,稳步推进业务转型发展。二要坚持产业深耕与合作共赢,持续聚焦资源获取,致力将供应链管理的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的优势。三要深度融入“双循环”,进一步加快海外和境内布局,提升属地化经营,实现国际国内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四要进一步提升数智化水平,持续拓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加快数智化的成果转化,助力公司和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厦门国贸年报,万联网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