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业务专家游兴利:“产融联动,共创供应链金融场景落地”

万联网 , 毛莉 , 2022-08-22 , 浏览:6342

8月16日,万联网微课堂第132期暨“冯言风语”直播第五期由万联网执行主编兼编辑部总经理冯荦主持,邀请了天阳科技供应链业务专家游兴利做客万联网视频号直播间,并就“产融联动,共创供应链金融场景落地”主题做了精彩分享。


本期嘉宾游兴利先生于2006年开始从事国内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为国内最早一批从事供应链金融IT专家,曾参与多家主流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咨询和IT设计,有着多个产业供应链金融建设经验。游总现任职的上市公司天阳科技(股票代码:300872)持续赋能中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为客户提供咨询、金融科技产品、金融IT服务、云计算及运营服务。天阳科技成立于2003年,服务超过300家金融行业客户,覆盖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是业内领先、成长最快、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金融科技企业之一。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在供求端难匹配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一直在加大。但是一直以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在供求两端难以匹配的问题依然存在。为什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在供求两端难以匹配?银行是否也有苦衷?


针对这个问题,游总谈了他的看法:银行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就如同普惠金融这几年的发展一样,无论是在组织架构还是业务产品上都在不停的发展和推广,但总体来说,更多的切入点是针对企业自身的数据融资模式,在过去两年,普惠金融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这方面。只是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确实是不稳定的,特别是疫情后很多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出了问题也导致银行贷款不良率不断升高。银行开始更多的向场景金融切入,从供应链角度出发,站在产业交易场景上来做普惠金融业务,更好地为产业链上供需两端的中小微客户服务。


但这种情况下,一边企业求钱若渴,一边银行有苦难言。对于银行来说,贷出去的资金必须考虑企业还款能力,所以贷款程序十分复杂,涉及的风险评估也很严格,一旦认为风险大,往往很难获得贷款。游总表示,银行确实希望深入了解产业,并且也在主动了解产业,但银行没法用定性的方式对产业进行判断,需要用数据说话。由于产业自身的数字化推动情况不理想,所以目前银行还没有办法真正的深入到产业中去,以数字化的视角把产业的风控结构、交易结构等进行解读以做到对整个产业的数字化互联,这也是银行还无法真正做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原因。


事实上,我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出台了很多指导政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扩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规模,加大对重点领域、困难行业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此外,对拟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分类指导、精准培育、投融资对接,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以及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广设立“专精特新”专板、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对接资本市场,2021-2023年,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等。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站在银行的角度,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虽然风险较大,但收益也高于传统抵押类贷款。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突破400万户,银行现在也都在抢优质资源,比如放贷给科创类/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科创类企业大约有20万家),专精特新企业等;而对中小企业而言,要想获得融资首先要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比如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或是“专精特新”企业,努力提高自身的商业“信用”。


数字化转型下科技和业务需要融合


目前,一些核心企业和大部分银行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数字化转型。那么,发展供应链金融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相互影响?技术又如何赋能业务呢?对此,游总表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在就是基于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部分,产业数字化转型中,金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手段。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史,也是产融结合的发展史。供应链金融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在产业供应链中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以及资金利用效率问题,做供应链金融的目的也是为了供应链的降本增效,让产业数字化转型更顺畅。与此同时,科技领域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逐渐加深,从而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变革。


游总称,近两年银行也开始把自己带入到产业链中去,去研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自身的金融能力、科技能力怎么更好的服务产业链。至于技术赋能业务方面,也是现在很多银行深入产业的一个抓手。因为银行科技能力很强,传统的金融服务本来就是银行为企业提供服务,现在业务结构以及交易结构的转变也需要银行利用技术作为切入点来帮忙实现数字化转型,比如线下采购到线上集采,长链条多级交易结算改成信支付,收订单、备货、发货变为预测销售、智能物配等。此外,物联网技术也在帮助银行在做交易结构的调整,实现对物数字化管理,改变原有的合作模式,同时区块链技术逐渐深入到金融行业,这使得搭建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平台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从金融端来看,银行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把业务的操作方式如审批业务、风控业务实现信息数字化,并对数据进行数字化分析从而做到风控量化,最终实现了对链上中小企业经营风险有更强的把控力度、进而提高了融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伊始,银保监会和央行也相继发布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两份文件为包括金融业下一步数字化转型划定了方向和路径。业内也认为,未来的银行数字化转型必须要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以及确保数据安全,与此同时,科技和业务层面的融合必须要更进一步,才能真正以技术赋能业务。


天阳科技的云战略业务


通过多方合作,促进产融结合,实现产业供应链生态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对此,游总也对天阳科技服务银行的案例进行了说明。


天阳科技作为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第一梯队,在实际业务中也操盘过多家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项目。作为金融行业客户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天阳科技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端到端的专业服务,在信创、数字化金融、信贷、交易银行、信用卡、零售、营销、风险管理、征信监管等众多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


云化服务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云计算也正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社会化进程在加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夯实现有业务基础上,云计算业态也成为天阳科技的第二增长曲线。今年3月份,天阳科技的云战略业务正式启动,基于不同的定位和职能,天阳云将SaaS层分为金融云、产融云和数据云服务。


游总介绍,金融云是解决产业金融的数字化转型问题,专注于协助银行对产业金融进行创新、产融领域的关键业务环节及对于数字化水平依赖度程度较高的领域;产融云是帮助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整合产业SaaS厂商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厂商,通过提升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为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场景数据和流量;数据云则是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专业的数据服务能力;这“三朵云”相互关联和协同,为银行提供数字化转型全栈式解决方案。此外,游总还提到了“产融链接器”就是天阳探链的一种发展模式,它的定位就是要“做产业侧和金融侧的路由器”,实现产融两侧流程、数据的互通。


产业类供应链金融产品规划与设计


作为我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产物,供应链金融产品已经从跨越早期三大融资渠道,即贸易融资、动产融资以及物流银行,而是形成了备受业界关注的、成熟的供应链金融,而且各类中小银行率先抢滩,丰富银行产品。


一般而言,银行的标准供应链金融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应收类(基于应收账款的融资)、预付类(预付款融资)和存货类(现货质押融资)三大类产品。


谈到产业类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设计和规划,游总表示,从产业金融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发展到现在的阶段,不同的产业需要规划有不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场景金融),同一个行业里面可能不同的场景向下不同客群或者不同商品分类也会有不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即在产业一个具体的交易场景中,银行要针对业务流程、风控和准入环节等做一个定向设计标准。每个行业都有不同自己的特性,比如说像快消品行业不适合做应收账款融资产品,而是需要如下游端的订单融资、普惠金融的信用贷等,通讯行业由于采购场景多样适合做权益类、ICT项目类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产融平台与银行数字化的关系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系统与银行现有的数字化系统之间它有什么样的关系?对此,游总表示,供应链金融系统目前在业内都一般称作产业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一个完整的产融平台,结构方面,要面向场景的产融门户(客户场景),整个链条上的客户都会在门户上进行产业交互的互动;比如,为产业提供供应链协同服务的商务管理端,要从数字化整合角度来做,通过门户的形式、链条交易的全流程线上跟产业底层的数据平台进行交互,真正实现数据流的整合;为产业提供金融相关的服务的金融管理端,可以通过产能链接器,让产业的场景端跟产品端直接进行对接。在向下的后端则通过对接外部服务、内部IT系统以及资方系统进行集成。


此外,产融平台还涉及到具体业务场景的动态风控管理,以及智能决策引擎可以对整个业务流程做智能化的判断。从银行来看,数字化转型也不能仅停留在银行技术层面的变革或者只是满足于建立一个新的企业IT架构等,而是要从产业业务架构设计入手,特别是业务流程规划和梳理,需要深入理解银行自身的业务场景特征、客户特点及模式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产融平台与银行数字化系统实现科技和业务层面的融合,探索了普惠金融新模式,为加快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帮助银行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助力金融机构数据流通


由于供应链金融模式不同于传统信贷,银行布局供应链金融时需要颠覆传统风控模式,紧跟数字化转型浪潮,实现从底层模式到顶层流程全方位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大浪潮中,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当务之急是提升内部风控系统,建立数字化风控体系。提到风控,绕不开的就是数据的挖掘、使用、安全等问题。那么,如何利用技术助力金融机构的数据流通,并保障数据的合规安全呢?


站在产业场景角度,游总认为,要利用技术来帮助产业做数字化转型,然后实现整个业务的全流程的数据数字化,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物联网技术的电子化数据,如利用无人机、AI的算法做仓库、货运的实时监控等;第二,第三方数据服务集成,如保险公司、物流公司、评估机构通过业务流程以及产品的设计等把各个维度的数据进行数据集成,最终实现整个交易流过程的完整数据集成;第三,通过区块链技术改变交易模式,实现线下化交易转化成线上的实时交易数据确认,以降低各种人为风险等。通过上述三方面,真正把整个业务全流程数字化来实现技术助力金融机构的数据流通。


在保障数据的合规安全方面,游总称,金融机构重视数据流通本质上来说还是出于风控,通过数据之间互相验证、交叉验证等关系来对风控做一个合理性的预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且没有篡改,银行可能需要大数据风控为基础、区块链、加密算法或是指定一些数据认证和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等来保障数据合规安全,这也是基本手段。


在数字化转型中,其实银行也会去了解产业场景的结构,对数据渠道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直连式数据分析,来验证数据的真假。另外就是做类似天阳的产融链接器这样的生态集成式数据分析,即基于金融端,为产业做业务对接的设计以及数据交互分析集成达成三方共识认可的数据交互分析,并且按银行要求的工具来进行数据确认交互,同时平台还可以提供数据的运营管理功能,银行自己进行管理。


结尾


最后,直播尾声的观众互动环节,游总也回答了部分提问,比如“科技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同质化、区块链技术怎么做好应用、产业端如何对接银行等问题。


大潮奔涌,未来已来,金融行业正走在数字化转型前列。此次直播,游总结合当下产融现状分享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在供求两端难以匹配的痛点问题、发展供应链金融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天阳科技的云战略业务等干货内容。面向未来,银行内外数字化转型仍需要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携手更多的生态伙伴,连接更多优势产业、金融、政务等场景,天阳科技的云上协同新生态正走出一条新路径。


来源:万联网  文/毛莉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廖文剑丨“链长制”选的是一条更深更远的河
下一篇:王国文新书:区块链与供应链融合,将创造不可限量的商业奇迹!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