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中拓2025半年报出炉!营收创历史新高首次在半年度破千亿,能源化工供应链收入同比大增88%,国际业务同比增长30.5%

万联网 , 毛莉 , 2025-08-24 , 浏览:153

8月22日,浙商中拓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71.64亿元,同比增长8.51%,并首次在半年度突破千亿大关,展现出在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领域的强劲实力和业务韧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亿元同比下降36.9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695.93万元,同比下降180.72%;截至二季度末,公司总资产520.9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9.1%;归母净资产为57.7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为对冲大宗商品价格及汇率风险,运用期货等衍生工具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相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按现行会计准则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净利润同比有所波动。若剔除该因素,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一、核心业务稳健发展,实物量大幅增长

浙商中拓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集成服务,面向各类基建和制造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涵盖黑色、有色、能源化工、新能源等多个大宗商品品类。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拓展油品等能源化工业务,能源化工供应链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8%,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达29%,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新能源业务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达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新增油脂类、农副产品等农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半年经营实物量实现了显著增长,上半年达到6773万吨,同比增长33.1%。其中,金属基本盘整体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金属品类实物量近4200万吨,同比增长16.7%;能源化工板块表现尤为亮眼,动力煤实物量1300万吨,同比增长48.7%;油品实物量超423万吨,同比大幅增长534.3%;新能源板块稳步推进,户用光伏并网容量539MW,同比增长96.7%。


二、全球化布局深化,国际业务占比提升

近年来,我国企业出海趋势明显,叠加全球供应链重构,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全球化布局成为行业企业的重要发展举措。国内大宗商品供应链头部企业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中央以及地方均高度重视进出口促稳提质,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支持外贸发展。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我国对沿线国家贸易和投资持续增长,为国内供应链企业“走出去”带来发展机遇。

报告期内,浙商中拓坚定“走出去”发展战略,在韩国设立办事处积极拓展钢材外贸业务,利用海南自贸港优势拓展原油进口业务,紧抓舟山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重大机遇,在舟山自贸区设立全资子公司,报告期内已开始正式运营。

在全球化拓展方面,浙商中拓积极利用境内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实现国际业务营业收入363亿元,同比增长30.5%,占总体营收比重达33.9%,较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

目前,浙商中拓共设立58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并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尼、泰国拥有5家国际化平台子公司,在中东、韩国等地设立办事处,业务覆盖东盟、南美、非洲等8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国家58个,东盟国家9个。

三、持续深化贸工一体,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浙商中拓的主要业务模式分为贸易流通、贸工一体、产业链一体化三大类。

报告期内,该公司持续深化推进贸工结合。中拓新材料上半年成品丝产量12.8万吨,同比增长8.74%;二期工程项目已进入验收准备阶段,预计可年产5.2万吨汽车零部件精线。公司参股的青岛邦拓公司完成选矿加工量202万吨、球团加工223万吨,在扩大加工规模基础上积极打造“绿色工厂”,已完成碳足迹认证、温室气体核查和“绿色工厂”申报工作。丰南工业服务综合体上半年实现吞吐量137万吨,实现加工量19万吨,同比增长37%;德清工业服务综合体2024年8月投产以来产量持续增加,2025年上半年共实现吞吐量41万吨,实现加工量11万吨。海外橡胶加工业务稳步开展,上半年累计加工量超2.4万吨。

此外,浙商中拓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一是充分融入海南自贸港战略,积极拓展原油进口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在海南区域的5家全资/控股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二是抢抓舟山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重大机遇,在舟山自贸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已开始正式运营。四、坚持创新驱动,数字化与风控双提升

浙商中拓高度重视以数字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创新、促进管理提质增效,积极推动全方位、上下贯通的数字化转型。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围绕客户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构建智慧仓储系统(WMS)、物流金融系统(FMS)、物流运输管理(TMS)、电子商务系统(EC)等平台系统,为客户定制输出个性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助力公司完成从信息化支撑业务到数字化赋能业务的转变,增强供应链服务能力,为产业链合作伙伴带来全新的价值提升。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平台(DSCM)、价格风险管理系统(PRM)等广泛应用,助力客户实现供应链全程可视、可控、可优化。

报告期内,浙商中拓数字化与科技创新领域取得多项进展。一是数字化平台效能持续提升,供应链运营平台实现全业务链条管理与风控能力的增强,数据运营平台实现数据资产管理及应用能力深化。二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有所突破,AI知识库、智能翻译应用已上线,并持续推进AI与合同智能化、量化交易等领域的深度协同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管控能力也是浙商中拓重点打造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经营企业就是经营风险”,浙商中拓始终坚持“风控第一,效益第二,规模第三”的经营理念和“全员、全面、全程、全体系”的指导思想,持续优化和完善风控体系,保障业务健康运行。

浙商中拓对业务全过程进行360度审视,事前严格执行客户资信准入及评级制度,把关合作客户质量;事中强化货权管控、加强单据管理,注重检查核实客户实际生产情况,并开展持续的动态跟踪;事后及时处置以及进行内部培训教育,将防范风险嵌入业务发展和管理全过程。同时,该公司还

积极探索智能风控,通过嵌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风控水平。


五、未来展望:持续聚焦供应链主业强化创新与国际化布局
浙商中拓多年来专注于生产资料供应链行业,从全产业链各主体、各环节、各要素入手搭建集成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产销衔接、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生产加工、产业金融、价格管理、管理咨询等全链条集成化和一站式服务。同时,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并结合自身资源能力,持续优化创新商业模式,深入推进产融一体、贸工一体、内外一体,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客户黏性不断增强。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浙商中拓表示全力拓市场、促改革、抓管理、控风险、强能力,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大宗商品供应链主业,拓展新能源、再生资源等绿色低碳领域,强化“贸工一体、产融结合、内外协同”的商业模式,并继续秉承“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链组织者和供应链管理者”的企业愿景,以“让产业链更集约、更绿色、更智能”为使命,聚焦全球化战略、强化创新驱动、持续“四个优化”,不断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数据来源:浙商中拓2025年半年报告,万联网综合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国资委经济发展中心”涉假冒被立案!假国企百亿骗局警示录:洽谈到签约仅28天,湖北随州158亿项目背后的监管漏洞
下一篇:多家央国企突然杀入农产品供应链!跨界抢食,是重生之路还是踩坑开始?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