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再兜底!城投数万亿债务何去何从?借新还旧只能解燃眉之急,转为产投做市场化经营,方是稳妥出路

万联网 , donna , 2025-09-13 , 浏览:59

近期,多地国企和城投平台融资“急刹车”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不少地方甚至全面暂停或大幅收缩新增融资业务。这不仅让市场犯嘀咕,也给正在推进中的地方化债工作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从表面上看,停止新增借款像是给债务问题按下了暂停键,但实际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存量债务依然摆在那里,光靠不借新显然填不上旧窟窿。真正的挑战始终围绕两个核心:地方城投的存量债务如何化解?未来的现金流从何来?


一、债务置换:以时间换空间,但不是万能药


目前来看,债务置换仍是化债工具箱里最常用的一招。自一揽子化债政策推进以来,不少短期、高息的非标债务(比如信托、融资租赁等)正在被置换成更长期、利率更低的债券,比如特殊再融资债券。


这么做确实缓解了眼前的还款压力,也给地方城投公司争取到一些喘息时间。但问题在于,这只是把存量债务问题往后推,并没有真正减少债务规模。


对很多城投公司而言,现在经营性收入不足已经成为常态,不仅无法覆盖本金偿付,甚至利息、工资等刚性支出都面临缺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城投公司能够通过债务置换的方式来维持表面运转,已经算是不错的“阶段性成绩”了。


二、两条化债路径:关起门来消化还是向外寻求助力


观察各地方的城投化债实践,我们总结发现基本就是2条路径:


一种是“向内消化”:有些地方为了维持信用形象,选择少报甚至不报隐性债务,关起门来自己消化。这样外界看不到真实风险,但资金缺口与运营困难并未消失。


另一种是“向外借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想办法盘活现有资产,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这2条路径的选择,实际上反映了地方财政实力和执行力的差异。



三、那有没有目前转型还不错的案例?当然有,一起来看这2家城投的转型之路


(一)案例一:山东某度城资,多元化经营的成功典范


山东某度城市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是县级城投转型的典型案例。面对融资收紧,某市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2023年明确将某度城资打造为产业化运营主体,通过资产重组和股权划转进行了业务板块调整。


当地政府将当地水务集团及自来水收费权划转给某度城资,形成水务板块;将另一城乡产业园等园区资产划转至公司,形成园区运营板块;将新城市服务集团和广电大厦等办公楼转至公司,形成城市服务板块


同时,某度城资结合自身开展的清洁能源和保理业务,形成以水务、园区运营、城市服务、贸易、清洁能源和保理为主的六大业务板块,成功从单纯的融资平台转变为市场化运营主体


通过上述资产划转和产业结构调整,某度城资成功完成了区县级城投平台产业化的转型。截至2024年末,某市城资总资产规模181.11亿元,净资产106.52亿元,收入显著增长,于2024年6月获得AA+评级,并于同年11月成功发行了首期6亿元公司债。


(二)案例二:银川某发集团,债务优化的创新实践


银川某发集团则通过债务优化来实现转型。他们创新性地采用 “到期置换+提前赎回” 策略,全额赎回了21.2亿元自贸区离岸“明珠债”,创下同类债券最大赎回规模


通过债务规模压减、成本压降等多措并举,该集团压减债务34.2亿元,降低融资成本约4.60亿元。完成9笔存量债务置换,总金额达55.52亿元,预计每年可节约财务成本9234.48万元,债务平均账期从3年延长至10年。


这种操作不仅极大缓解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也为其他城投公司提供了债务优化的新思路。通过延长债务期限、降低利率成本,银川某发集团实现了轻装上阵,为后续市场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某度城投和银川某发的案例虽然路径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从依靠政府信用到依靠市场化经营。


在融资收紧背景下,各地也在探索新的融资方式,比如减少非标融资,尝试基金类融资,探索“明股实债”等模式。


但这些创新往往面临两难:真正的股权投资,金融机构担心风险;明股实债又容易触碰监管红线。就连政策支持的保障房项目,金融机构也要求既有资产回购承诺,又有股权退出保障。


某百强县城投的困境就很说明问题:他们要建市民广场,但项目本身没有现金流,专项债支持有限,财政预算紧张。如果自己垫资,可能被认定为新增隐性债务;如果不推进,又面临政治压力。查看其资产负债表,数百亿资产大多是公园、医院、绿地等公益性资产,无法产生经营现金流,也难以满足融资条件。



四、城投公司的未来:转型为产投,好好学市场化经营


从政策层面看,导向已经非常明确:


一是严格控制新增隐性债务,逐步压缩平台融资职能;


二是推动市场化转型,对完成“退平台”的企业给予政策激励;


三是支持债务置换和风险防控,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


这意味着,城投公司靠政府信用“躺着融资”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说从长远看,化债不能靠无限期的债务置换,也不能长期依赖财政输血,必须走向市场化转型。


城投公司必须要重构业务模式,提升运营能力,在城市更新、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只有真正实现自我造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


当前城投公司“退平台、转产投”的速度正在加快。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城投公司转变为真正的市场化企业,依靠自身经营能力而不是政府信用来获得融资。


这条路虽然艰难,但却是唯一可持续的出路。就像学骑车一样,永远靠辅助轮是学不会的,只有拆掉辅助轮,才能真正学会骑行。毕竟化债不只是化解债务,更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机制变革。


所以,为帮助更多国资国企供应链公司能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合规增收之路,(城投、产投、商贸物流、交投、港投、水投、铁投、金控、产业园区类国企、实体产业类国企等),在下半年尽可能合规、安全地完成业绩目标,2025年9月25-26日,我们联袂了2位既有从大宗起步往下游深耕的实战经验,也有从消费品起步往上游延伸实战经验的专家老炮——20多年来担任多家中外大中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多次代表行业向国家领导人汇报工作的万联网首席供应链业务战略专家W老师,以及拥有20多年大宗实战经验、在多家国企及产业互联网平台任执行总裁的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H老师,计划在武汉举办第三期《国企供应链业务快速合规增收专题课》,旨在帮助国企供应链公司在下半年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如资产优势、产业优势、物流优势、资金优势等),更好布局供应链业务,快速、合规做大营收和利润。


本次课程重点从业务策略视角展开,不谈三年五年规划,只谈短期策略,带大家用现代供应链的思维,从新的行业或熟悉的老行业找到新的发展新模式,收获营收和利润的新增长。本次课程搜集归纳了10+个值得借鉴的企业案例与落地打法,供应链品类包括农产品(土豆、豆芽等)、化工、电子产品、新能源与汽车、金属、建材、煤炭、制造业集群(铝制品、设备制造、纸业)等,希望帮大家从不同行业品类的经验中凝练出适合你的营收增长打法


此外,本次课程还增设了一个大家最为关心的内容:供应链服务产品手册制定。课上,老师们会带你快速认识供应链服务产品手册的内容构成,参考别人家的产品服务手册是怎样的,然后学习供应链服务产品化设计方式方法,并且了解供应链公司常见供应链服务产品比如集采统销竞价团购仓储运输外综服虚拟生产/委托加工双购销供应链管理(如VMI)云工厂供应链金融等内容。


报名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山东省属企业总营收1.47万亿、资产总额5.59万亿,主要经营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内外承压,山东国企何以突围?
下一篇:800吨“注水鸭肉”冒充“牛羊肉”质押骗贷近4000万元,监管漏洞揭开了谁的遮羞布?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