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客户指定非白名单的民营物流方,国企供应链公司如何有效监管“哪吨液体化工货物属于自己”?
近期,天津某冻库爆雷事件再次将存货融资风险推向风口浪尖,民营物流方的可靠性引发行业集体焦虑。当业绩压力与风险恐惧交织,供应链企业如何开拓能源化工新品类?液体化工品这类“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商品,其货物管控、权属确认、质量监控、民营库监管等风控难题能否破解?
2025年7月10日晚,万联网第236期微课堂把镜头对准了“液体化工供应链”,特邀国内最早从事物流园区规划和供应链金融物流研究的专家之一、上海大学教授兼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储雪俭】教授以及由中国中化、中信集团双央企战略投资、始终专注于能源化工数智供应链领域的66云链供应链金融部副总经理【李铎】同台做客万联网视频号直播间,与万联网高级分析师兼产品总监【许书川】展开深度对话,直面液体化工供应链的高危痛点,并给出破局之道:以物联网+区块链构建“数字信用”,穿透传统风控盲区。
一、大宗下行周期里的“危”与“机”
储雪俭教授用一组数字打开局面:2024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规模约54万亿元,石化板块营收16.28万亿元,占全国规模工业收入12%,但增速仅2.1%,利润与出口额同步下探。“全球供应链重构+价格下行”正在倒逼传统贸易商向“全过程服务商”转型——谁能把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重新捏合,谁就能在16万亿的池子里舀到增量。
“过去靠价差赚钱,现在要赚效率的钱、风控的钱。”储教授把机会锚定在能源化工新品类:一方面,油气、炼油、化工三大板块均保持万亿级体量;另一方面,液体化工的“专业门槛+存货风险”让多数供应链公司望而却步,反而留下空白市场。
二、液体化工风控:看不见的货物,看得见的风险
液体化工供应链风控之难,在于其物理特性与交易模式的特殊性。基于30多年的项目经验,储教授指出了液体化工供应链的核心痛点:
确权模糊:液态货权难以像固体货物一样清晰标记,混罐储存更易引发权属纠纷。同一储罐“混罐”存放多家货主,如何证明“哪一吨是我的”?
质量隐忧:保管过程中的自然变质(如挥发、氧化)与恶意置换(如“顶水”掺假)风险并存。温度、湿度、光照的微小变化即可导致品质漂移,质押物价值瞬间缩水;
监管失效:传统人工监管难以实时、精准掌握罐内货物动态,依赖报表导致信息滞后。
流程黑洞:涉及主体多(工厂、仓库、物流方)、单据杂,全链条信息割裂,穿透难。从采购订单、运单、仓单到商检报告,任何一张单据缺失都可能触发审计与风控红线;
“归根结底,在于信用体系缺失与物流过程失控,‘物的信用’无法转化为金融信用。”储教授强调,当“货难管、钱难管、价难管”成为常态,虚假贸易、重复质押等乱象便有机可乘。对此,储雪俭教授给出的药方是“三链合一”:交易链、物流链、单证链全部数字化,让监管信用替代主体信用。
三、民营物流困局:离不开,更要管得住
近段时间,天津冻库事件加剧了对民营物流的信任危机。但储教授却提醒大家:“民营物流是液体化工绕不过去的存在,关键是如何把‘人不可靠’变成‘系统可靠’。”
66云链供应链金融部副总经理李铎则指出,在液体化工领域,民营库区、船东往往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完全避开不现实,破局关键在科技赋能穿透监管,以66云链实践为例:
1、车辆轨迹数据支撑真实贸易背景:基于企业已有运输信息或授权数据,在不额外加装硬件的前提下,实现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GPS信号中断即触发预警,验证货物来源与运输真实性。
2、“无船承运资质”解决民营船东准入难题:平台以无船承运资质承接货主运单,替代国企直接与民营船东签约,通过准入标准+过程管理降低风险;
3.动产数智化监管服务解决民营库区、厂库准入难题:对接仓库系统,实现账存、实存、检存三存数据交叉验证;自主开发AI 智能体,24小时在线监管货物的货量和货值,异常自动预警,履约节点智能提醒,确保风控合规闭环,让民营仓库“可管、可视、可追责”。目前,66云链已助力20多家三方库通过国企风控准入,平台时点监管货量超40万吨,项目0出险。
“我们不是替民营物流背书,而是用技术把风险压到可控区间。”李铎强调。
四、数智化风控:从“人盯”到“AI管”,66云链打造“穿透式监管”样本
直播中,李铎把66云链实战浓缩为一句话:“因为看见,所以相信”,并展示数字智能化监管方案的场景打法:
1、动态监管,厂库动产浮动抵押——工厂基于现有厂库库存进行浮动抵押,资金方以实时液位、温度、压力数据构建“资产池”,低于预警线自动触发补货或平仓;工厂正常生产、资金方实时控货两不误。其中的数据监控、自动预警等技术由66云链支持。
2、厂库库存出表模式——供应链公司为工厂采购原料,原料运到工厂仓库,但不发生物权交割。供应链公司通过66云链平台向厂库申请开立数字仓单,并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
工厂按生产需要分批打款提货,降低原料库存与资金压力,且不影响生产。
3、委托加工模式——供应链公司采购原料后租用工厂储罐进行原料监管,并委托工厂进行加工。全程的采-运-存-产-权的监管均由66云链提供技术支持。
4、产能预售——工厂不只是基于现货原料,而是基于订单,获得授信,去采购原料进行生产,从“物的信用”往交易信用上去延伸,形成闭环。
这套产品不仅适用于能源化工行业,也同样适粮油、基酒等液体散货领域。
数字化真的是风控“万能药”吗?李铎对此详细介绍了66云链的动产监管体系:
“我们深耕动产监管技术已逾七年,技术体系经历三代演进。”
-
第一代,以“物联网取数为主+人工巡检为辅”。物联网数据抓取,直连储罐雷达液位计、压力传感器、工厂DCS系统、地磅等设备,秒级获取液位、温度、压力等原始数据;区块链+5G独立信道,确保数据传输与存储不可篡改、不被干扰。
-
第二代,承担国家“十四五”重点课题,打造“基于产业数字资产的穿透式监管”。基于库区生产工艺建成风控模型,独创“账存(WMS批次管理)-实存(物联网数据)-检存(质检报告)”交叉验真。
-
第三代,也就是现在,自主开发AI智能体“小六子”,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货量/货值异常自动预警、并自动提醒相关方履约等能力 。
此外,66云链还创造性地实现了把“种类物”标注成“特定物”,破解液体货物混罐确权难题,该技术已拿到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4 1 1539310.0)。结合液位监测、出入库与合同数据,清晰标记仓单指向货物的唯一范围,有效规避“货物指向不清、一货多押”的风控难题。
“过去靠人24小时盯罐,现在硅基员工秒级反应。”李铎透露,“小六子”已能识别微米级液位波动,排除温差、挥发等正常扰动,误报率低于0.2%。
截至目前,“小六子”已服务20+工厂、10+国资贸易商、14家银行,助力企业完成融资超120亿元,日监管货量达40万吨,项目“0出险”。
结语:从“信用困境”到“数字信任”
液体化工供应链的痛点,本质是传统手段难以构建可靠的“物的信用”。当物联网传感器成为货物的“数字感官”,当区块链存证贯穿商流、物流、资金流,当AI智能体7×24小时盯防风险——“看见”带来了“相信”的可能。
直播最后,储雪俭用一句话总结:“液体化工供应链的终极竞争,是数据精度与信用颗粒度的竞争。”当AI能识别微米级液位波动,当区块链让每一吨化工品都有“数字身份证”,当民营物流被纳入国家监管背书的数据网络,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灰色地带”终将被阳光穿透。
李铎则用66云链的实践印证:“我们已助力客户在基于民营库、厂库监管的各种场景已实现百亿级业务落地。当数字化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敢于拥抱技术重构风控逻辑的企业,将在能源化工新蓝海中赢得关键筹码。”
“风险控制的最高境界,是让信用在数据中自然流淌。”
这或是动荡市场中,供应链企业最硬的底气。
而对于仍在犹豫是否拓展能源化工新品类的供应链公司,66云链给出的答案是:先让技术把风险降到60分,再用专业把60分抬到80分——剩下的20分,交给市场与时间。
来源:万联网
-End-
为帮助更多省属国企、市属国企、区县级国企在2025下半年,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如资产优势、产业优势、物流优势、资金优势等),更好布局供应链业务,快速实现自身业绩与当地特色产业的双增收。
2025年7月24-25日,我们将联袂2位既有从大宗起步往下游深耕的实战经验,也有从消费品起步往上游延伸实战经验的专家老炮——拥有20多年大宗实战经验、在多家国企及产业互联网平台任执行总裁的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贵生老师,以及20多年来担任多家中外大中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多次代表行业向国家领导人汇报工作的万联网首席供应链业务战略专家W老师,在郑州举办第二期《国企供应链业务快速发展与合规增收实操课》。
因此,本次课程重点从业务策略视角展开,不谈三年五年规划,只谈短期策略,带大家用现代供应链的思维,从新的行业或熟悉的老行业找到新的发展新模式,以此收获营收和利润的新增长。
本次课程搜集归纳了10+个值得借鉴的企业案例与落地打法,供应链品类包括农产品(土豆、豆芽等)、化工、电子产品、新能源与汽车、金属、建材、煤炭、制造业集群(铝制品、设备制造、纺织品、纸业)等,希望帮助大家从多行业、多品类的实践经验中凝练出适合自己的业务打法,同时2位专家老师现场也会尽力给大家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建议,争取帮大家小步快跑、完成下半年的业绩目标。
报名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
万联网2025年Q3公开课排期计划:
序号
课程主题
时间
地点
1
国企供应链风控专题课
7月10-11日
济南
2
国企供应链业务快速发展与合规增收实操课
7月24-25日
郑州
3
供应链全员全流程风控操作细则实操课
8月14-15日
西安
4冻品行业供应链业务实操课程
8月28-29日 上海 5 国企供应链风控专题课9月11-12日
武汉 6 煤炭供应链业务实操课9月25-26日
武汉更多排期找万联网李老师19168536275

下一篇:车企“60天账期”满月,冰山下的隐形账期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