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 “无饭可吃”,集体押注大宗贸易破局,是救命稻草还是死亡游戏?
国企有三重本质属性:经济属性、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
属性决定使命,使命驱动功能。
1、从使命来看:国企的经济属性要求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其政治属性赋予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与全球竞争力的使命;其社会属性则指向共同富裕目标。
2、按功能分类:商业一类国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产增值(经济属性主导),商业二类国企聚焦国家安全与关键领域攻坚(政治属性凸显),公益类国企则承担民生保障与社会福利供给(社会属性优先)。
央国企做大宗贸易的核心逻辑是“国家使命+市场化生存”的结合:既要履行保障经济安全的职责,又需在竞争性领域中寻找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地方国企呢,由于地方政府资金紧张,大型基建基本暂停,原先依赖基建业务的地方国企面临业务量减少的困境。一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地方国企,在当前环境下可能面临“无饭可吃”的局面。在新基建与城市更新等领域,地方国企又无法突破与地方政府城投平台的合作模式。在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情况下,还需要解决项目融资的债务偿还问题以及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的问题。
其实核心问题还是要解决持续性融资的问题!
怎么办?几乎所有地方国企都把目光投向了大宗贸易业务!
那么该怎样才能在既要能满足合规要求,又要不冒风险,还要能做大规模,再要合理的利润,更要有良好的社会政治影响的前提下顺利将大宗贸易开展起来呢?
答案是无解,任何业务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如果有,那一定是要骗钱了!
不开玩笑了,说说该怎么顺利把大宗贸易业务开展起来吧?
国企开展大宗贸易业务需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政策环境以及市场特点,制定系统性战略。
一、首先要树立信心,大宗贸易天然适合国企入场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大宗贸易资金密集、风险高、周期性强,国企凭借国家信用背书和低成本融资优势(如政策性银行贷款),能承担民企难以企及的大规模交易。所以国企参与到大宗贸易是非常合适的,决策层要有信心,不应对大宗贸易业务有疑虑,一旦确定下来做,就要坚持下去,一旦出现摇摆,必然不能成事!
二、国企开展大宗贸易的前期准备与业务规划
(一)明确业务定位
1)品类选择:聚焦优势领域(如能源、金属、化工、农副产品等),同时优先选择与国企主业协同的大宗商品(如交通投资公司拓展仓储物流贸易,农业投资公司拓展农副产品贸易)
2)模式选择:①自营贸易(高风险高收益,需强风控能力);②代理/服务贸易(赚取佣金,风险较低);③供应链集成(提供物流、仓储、信息咨询、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④投资(全资收购或者合资入股、明股实债等)。
(二)政策与合规性审查
1)符合监管要求:确保符合国资监管要求,避免“空转”“走单”等违规贸易,尤其要注意完善内控,“十不准”明确规定不准在内控机制缺乏的情况下开展贸易业务;
2)获取相关资质&许可:如工商许可范围、进出口资质、外汇许可等。
三、国企开展大宗贸易所需的组织建设与资源整合
(一)搭建团队与完善激励:招募具备大宗商品交易、期货套保、国际物流经验的人才,或与专业贸易公司合作。通知制定初步的激励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获得资金与授信支持:利用国企信用优势获取银行低成本融资,申请大宗商品专项授信额度,探索供应链金融工具(如信用证、仓单质押)。
(三)整合物流与布局仓储:自建或合作关键物流节点(如港口仓库、铁路专线),尤其对交割库资源提前布局。
四、国企开展大宗贸易需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一)信用风险:比如在事前,对上下游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并授信(按照评级授信制度,根据资料、现场考察和业内反馈并第三方数据综合确定)。同时要尽量避免主力业务过度依赖某单一客户。
(二)价格风险:比如在事中,团队要尽量专业,对行业和产品有深刻了解,能通过经验和行情最大限度规避价格风险。同时最好能建立期货套保团队,通过衍生品对冲价格波动(但需严格遵守国资套保规定)。还要设定严格的敞口限额,避免投机行为。
(三)货权风险:有条件的地方国企可以委派专人监管货物。如采用第三方监管货物,则需不定期抽检、并严格审核仓单及进出库资料。购买货物运输保险,还可以尝试使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货权追溯。
五、国企开展大宗贸易的市场拓展策略
(一)背靠背绑定上下游:与供应商商(矿山、炼厂、储粮商等)签订长协,锁定资源,同步与下游客户(如电厂、工厂、饲料厂等)签订长期供应协议。或者以销定采,对标下游客户的合同向上游采购,同步货款支付比例。
(二)要有一头直接对终端:重点开发终端客户,如制造业客户等。这类客户有实体工厂和大量的工人,违约成本高,违约风险相对降低,资信比贸易商客户要好很多。
(三)选择好贸易商品:优先选择标准化程度高、耐储存、流通性好、容易变现,且下游需求量大、产业链较长,最好能够在产业链中体现自己综合服务能力的商品。目前比较主流的有煤炭(矿山-物流-仓储-终端)、玉米(粮库-铁/水运-仓储-终端)等。
六、合规与审计问题
(一)务必避免参与到虚假贸易中:国企务必确保贸易背景真实、货物真实流转并且掌握一定的货权,确保货物流、合同流、资金流、票据流四流合一。定期接受国资审计,留存完整交易链证据。
(二)内控与反腐败:建立清晰完备的内控业务台账,定期分类归档业务资料,定期复盘。业务上尽量前中后端分离,防止利益输送。
所以,为助力地方国企(商贸、城投、产投、商投、水投、铁投、交控、国贸、金控、交控、资本、贸易集团等)能更高效、安全、合规地开展大宗贸易业务,同时根据自身资源禀赋融合采购、销售、加工、物流、运输等多样化服务,获得更多稳定合规的营收和利润,我们将于2025年9月25-26日在武汉举办第三期《国企供应链业务快速合规增收专题课》,联袂2位既有从大宗起步往下游深耕的实战经验、也有从消费品起步往上游延伸实战经验的行业老炮——拥有20多年大宗实战经验、曾在发改委工作、任多家国企及产业互联网平台任执行总裁的万联网首席产业互联网专家H老师,以及20多年来担任多家中外大中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多次代表行业向国家领导人汇报工作的万联网首席供应链业务战略专家W老师联合坐镇。
课上,H老师与W老师,将通过深度解析10+个企业实践案例、10+种增收模式,助你找到适合自己业务的快速合规增收打法。比如增加物流服务增收、双购销/委托加工增收、跨品类延展增收、代理大品牌增收、国企与民企合作增收、产业园/集群周边延展增收、本地市场经营增收、连锁式经营/集约化经营增收、生产性服务升级增收、科技赋能增收、出海增收等多种增收方式,其中
有适合城投公司对标的、有适合金控对标的、有适合物流国企对标的、有适合商贸公司对标的。基本市面上大部分供应链公司都能在本次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对标借鉴的增收方式。
此外,H老师还将以虚拟生产、代采、存货等场景为例,给你详解供应链业务产品手册制定的方法与步骤,包括什么样的产品是好产品、供应链业务产品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关键的“四流结构”如何有效设计等。同时课上还会给大家提供供应链业务产品手册的模版,助你解决业务有一单没一单或业务操作随意导致风险大的问题。
同时,这不仅是一堂供应链业务增收实操课,更是一场供应链业务交流会,非常欢迎各地方国资国企、产业互联网平台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副总经理,带着市场总监、风控总监、经营管理总监、财务总监、物流运营总监、人力资源总监、IT总监一起参训。
报名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加钱哥谈农副大宗贸易
